迈克勒姆还是营养学的先驱,他在1922年-1946年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为杂志《McCall》
历史上的今天即1967年11月15日,美国生化学家迈克勒姆(Elmer McCollum,1879.3.3-1967.11.15)去世。
1904年,迈克勒姆考入耶鲁大学成为研究员,开始了植物蛋白和饮食营养领域的研究。1908年,迈克勒姆以大鼠为实验体开始了食物中各成分是否缺乏的实验,这是人类首次应用大鼠进行的营养学研究。实验过程中,迈克勒姆将纯酪蛋白、碳水化合物、油脂、少量纤维再加入少许盐制成食物喂食大鼠,他发现尽管大鼠的身体没有出现异样,但它停止了生长。之后,他向食物中添加蛋黄,发现大鼠逐渐开始恢复生长。他由此推断“某些食物中含有生长必须的物质”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因子A”。他还发现,当时流行的脚气病也是因为缺乏一种稻壳中含有的物质,当对患者饮食补充稻壳后,多发神经炎等症状都有所改善。他将这种稻壳中含有的物质称为“因子B”。
一位叫卡西米尔·芬克的学者决定将“Factor(因子)”命名成“Vitamines(维生胺类)”,迈克勒姆认为“Vita-(生命)”形容得太夸张,而结尾“-amine(胺基)”又太偏颇,因为该因子主要也不是由胺基酸所组成的,他建议直接用脂溶性A、水溶性B来命名就好。1920年,Jack Drummond指出,分子命名规则里还有一种字尾“-in”专门用来概称组成尚未明确的中性物质,他认为迈克勒姆的“脂溶性A、水溶性B”冗长又不实用,在物理性质还没有被搞清之前,不如就把偏颇的字尾“-amine(胺基)”的“e”去掉,改成“-in”字尾,即“Vitamin(维生素)”。自此,“Vitamin(维生素)”的命名由此诞生。
虽然,迈克勒姆关于维生素的命名没有最终被采纳,但他首创了维生素的字母命名系统,把脂溶性维生素称为维生素A,水溶性的称为维生素B。即便后来发现迈克勒姆当时命名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各是一组复杂的化合物,但人们仍然沿用字母排序法为维生素命名。
迈克勒姆还是营养学的先驱,他在1922年-1946年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为杂志《McCall》的专栏《实验室的奥秘也是厨房的常识》供稿,在专栏中他详细为美国家庭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的日常饮食搭配均衡地摄入维生素。
1967年11月15日,迈克勒姆去世,享年88岁。人们永远记得这位维生素博士的名言 “Eat what you want ,after you have eaten what you should.”(“在你吃了你应该吃的东西之后,再吃你想吃的东西。”)。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