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的危险

2020
11/12

+
分享
评论
心内韩老师
A-
A+

颈动脉承受的血液冲刷的压力较大,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容易出现斑块的部位。

1、机体老化的生理现象:大多数人发现颈动脉斑块之后,就会非常担心,生怕斑块引起脑部的血管疾病。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颈动脉斑块并不危险。颈动脉承受的血液冲刷的压力较大,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容易出现斑块的部位。

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出现斑块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出现斑块的人差不多会达到半数。在70~80岁的人群中,颈动脉没有斑块才是罕见的情况。也就是说,其实颈动脉的斑块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是一种年龄老化的生理现象。

2、斑块的风险性:斑块的危险性在于不稳定的斑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斑块”,这种斑块“皮薄馅大”,在血压的剧烈波动以及血管痉挛的时候容易破裂。就会激活血小板的凝血功能,造成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了。而斑块中的稳定斑块,即“硬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并不大。

“软斑块”主要见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吸烟等因素导致的斑块,而单纯的血液冲刷形成斑块通常质地较“硬”,成长的速度也不快,并不容易破溃,危险程度并不高。

四、消失的颈动脉斑块

1、斑块的诊断依据: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主要通过彩超对颈动脉内膜的厚度测量判断。彩超并不能把颈动脉内膜与其下几十层的肌肉组织分别辨认出来,但是可以测量内膜的厚度。

正常的内膜厚度在0.5~0.9毫米,当厚度超过1.0毫米时诊断为颈动脉内膜增厚,当厚度超过1.2毫米时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当厚度超过1.5毫米时,一般会直接诊断为颈动脉狭窄。

2、斑块为什么会消失: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源自动脉内皮的损伤。人体随着年龄老化,损伤因素会越来越多,所以医学上通常认为,动脉中一旦出现了斑块,就很难完全消失了,但是通过一些手段可以进行一定的逆转。

比如说在生活中戒了烟,注意了健康饮食,同时又增加了运动量,或是服用了药物,把血脂降低了,使斑块中的脂质核心浓缩,斑块的体积就会缩小。斑块的体积缩小了,颈动脉内膜的厚度也会变薄。这样当复查彩超的时候,颈动脉内膜的厚度达不到斑块的诊断标准时,斑块自然就“消失”了了。

斑块的“消失”很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人体日益衰老,颈动脉的斑块以后仍然会再次出现。不过出现了斑块也不必担心,只要把危险因素控制好,让斑块变得“硬邦邦”的,不破溃,就能让它陪着自己一起健康地慢慢变老。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危险,内膜,彩超,诊断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