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才开始预售,他就预付了快3万块钱,拦都拦不住,不让他买他就跟我们闹,实在是没办法了呀!
“双十一才开始预售,他就预付了快3万块钱,拦都拦不住,不让他买他就跟我们闹,实在是没办法了呀!”
上周,小亮(化名)被父母带到了精神卫生科廖峥娈副主任医师的诊室,妈妈一进门就开始向医生诉苦。
感觉自己有花不完的钱
二十出头的小亮是廖峥娈的老病人了,他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症。双相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疾病,临床上的双相情感障碍通常指有躁狂又有抑郁这两种表现的疾病。一般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是精神卫生科的常见疾病,躁狂相会表现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抑郁相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
原来,最近双十一热销期间,正逢小亮处于躁狂期,情绪兴奋,自己感觉有用不完的钱,购买欲很旺盛(实际上他每个月收入五六千块钱)。
在诊室里,小亮颇为激动地给廖峥娈看了自己的购物车,有破壁机、运动鞋、包、衣服、零食……“手机页面往下拉的时候,购物车都看不到底。”这让廖峥娈都感到惊讶。
其实小亮有这样的行为已经不止一次了。几个月前,小亮上一次躁狂期时,信用卡透支了两三万,最后还是父母帮他还清的。那时,父母还以为只是他不懂事,爱乱花钱,直到来到精神卫生科就诊,才被正式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开始接受药物等治疗。
廖峥娈表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处于躁狂状态时,会兴奋、夸大,特别有自信,不切实际地自夸和花钱大手大脚。这样的患者,不管有没有钱,都有花钱趋势,有多少花多少,甚至没有钱贷款也能去消费。
购物的快乐转瞬即逝
偶尔承认购物狂似乎是一种轻松的坦白,因为购物是一个相对简易的缓解情绪途径。廖峥娈指出,购物可以刺激人类大脑的奖赏中枢,对于琳琅满目商品的占有和对收获后的期待都可以使多巴胺浓度上升,传递给大脑一种美妙的冲动。
但不幸的是,这种快乐转瞬即逝,想要维持,只能不停陷入“剁手”的漩涡中。因此,每逢重大促销前后,来精神卫生科门诊就医的患者中就有不少因为消费引起睡眠问题、焦虑情绪的。这些患者的心理表现十分纠结,购物时非理性、冲动消费,还款时很后悔、焦虑,甚至自责,就开始出现一些睡眠问题等。
廖峥娈特别提醒,我们要充分认识冲动消费对人际关系、工作、财产和情绪的危害。此类患者的大脑中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使他们想买更多,以此来获得更多快感。而冲动之下,搜索、刷屏、逛商店、处理信用卡账单、瞒着家人购物和退货,花在上面的时间足以使生活混乱,更不用说由此带来的情绪压力了。
廖峥娈正在门诊(资料图)
摆脱冲动消费的SOS训练
双十一期间,很多人都在熬夜抢货,不自觉就成了“剁手党”和“尾款人”。但千万别为了购物疏忽了健康。
对于不理智的消费成瘾需要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通过有效的认知训练科学地觉察自己的购物体验,认清其暂时性和短暂性。比如运用目标管理训练,列购物清单照单购物,购物过程中严格购买那些当下真正有所需要的物品。
今天还要介绍的摆脱冲动消费的方法叫做SOS。你如果平日里多加练习,它可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起作用。
最好的练习是在你并没有压力的时候,花几分钟整理思绪,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最后对自己的压力水平和定向水平进行自测。
当然,我们也建议,不妨试试体验性消费,比如外出旅行、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观看话剧……让快乐更长久、更具回忆感,激起潜在的意义感,成为积极自传体记忆的一部分。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