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与德鲁克一起探索全面绩效管理

2020-11-11   惠宏医管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战略先导与文化引领的绩效管理是绩效改革成功的基石

     今天是双十一购物盛宴节,也是全球管理精英们的精神盛宴,为纪念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先生诞辰111周年,各类管理论坛此起彼伏。笔者也借机写篇随笔,与各位医院管理者分享。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就有了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目标管理到部门,绩效管理到个人,过程控制保结果”,这句话清晰地勾勒出了企业目标落实到工作岗位的过程。目标管理体系是企业最根本的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包含在目标管理体系之中,目标管理最终通过绩效管理落实到岗位。

全面绩效管理(Overall 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指公司(医院)目标与指标、部门目标与指标、岗位目标与指标的设定、分解、执行的全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到部门,绩效管理到个人,过程控制保证结果,是这一过程的根本逻辑。既要考察因循“岗位绩效—部门绩效—组织绩效”的绩效垂直路径,也要兼顾流程绩效的水平路径。强调经营与管理的平衡。

在当前医院管理领域,普遍存在一个误区:绩效管理是分奖金,是怎么发钱。这是非常错误的!医院内从事绩效管理的部门也差异很大:有的是财务处在分管、有的是经济管理办公室、有的是绩效办在分管,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人事处(科)很少参与。人事处(科)如果升级为人力资源处(科),这个内涵就需要把绩效管理包含在内(员工绩效)。从管理学内涵看,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六大体系之一,包含(1)绩效计划、(2)绩效辅导、(3)绩效考核、(4)绩效反馈(分配)。如果医院管理者仅仅关注第(3)和(4),忽略了绩效计划和绩效辅导,则相当于人吃了四个馒头才感觉到饱了,而不是只想吃第三和四个馒头就会感觉饱。千万不要将最重要的基础(第一,第二个馒头)给忽略了。

绩效计划包括绩效目标的确定,医院战略和年度目标确定、科室和部门组织目标的确定、目标与绩效计划的对接、实现目标的资源配备等。绩效管理如果没有这第一步,相当于医院、科室、医疗组(护理单元/专业组)各级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在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沿既往的方向惯性发展,也许是在错误的方向上飞奔,这更可怕!

绩效辅导的目的是持续的绩效沟通和辅导、关注关键绩效指标、随时检讨绩效未达成的原因。上级机构、直接主管与被考核人交换意见,并及时给予资源支持和协调。这个过程在医院的绩效管理中,现在几乎都是缺失的。事后的惩戒虽然很重要,但这不是根本目的。帮助员工达成绩效目标,才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而且绩效辅导的过程中,通常出现的“指导式反馈”也让员工很沮丧。虽然就事论事解决了问题,但问题产生的系统性原因往往没有人去关心,或者缺乏机制去实现组织“自我更新”。

德鲁克先生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效率。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用“管理”。要达到这个境界,管理者就得学会激发被管理者进行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前提是,管理者能够挖掘出每个部属的长处,并为他们立下近期与远期的目标,让他们更上一层楼;然后,再针对每个人的弱点,定下对策,使他们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不至于受到弱点的牵制。也就是说让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是管理的真谛!

我们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管理理论基础上,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提出了“医院全面绩效管理七把手术刀”的系统性绩效管理理论。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将战略性绩效导入医院和科室发展中。见下图:

战略性绩效包含“战略先导与文化引领”:战略先导从11个维度让管理者从源头解决问题;文化引领则是在变革管理过程中,为组织创造一个利于变革的氛围,在组织内传递积极、正能量、先进的价值与理念引领方向。

医院文化通常情况下给人的感觉很空,虚无缥缈,找不到抓手。其实医院文化和企业文化医院都是包含四个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下图内容是个举例:

如果在一家医院里,大多数员工都认可:医院的发展需要依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绩效改革的导向中,让从事“风险责任高、难度大、不容易掌握”技术的临床工作者获得更显著的绩效倾斜,那么这家医院的文化导向是积极正面的!而很多医院由于过度强调“和谐”,让平均主义、大锅饭或者经济创收导向占据了绩效管理的主要思维,这对医院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和谐”是需要的,不能用“表面的和谐”来掩盖“由于不真正认同带来的实际不和谐”。所以医院文化引领的导向中,要旗帜鲜明倡导积极正面的文化氛围,树立以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为荣,以拖后腿/吃老本/阻碍改革为耻的基本荣辱观!从战略先导角度,让榜样科室发挥作用,率先起步,让大家看到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中解决问题是本质!

每家医院都有自己“难念的经”,对于长期缺乏过硬技术的科室,特别是一些对药品依赖度高的内科科室,以RBRVS融合DRG/DIP支付为指导思想的绩效改革,会让一部分员工在新的要求下,面临一定的挑战。这时候,如何从预见性管理上进行辅导,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帮扶”作用,则是“大医治未病”,尽量减少改革冲突发生,同时也是积极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的关键体现!

绩效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让谁的奖金减少或者是关注如何分钱,而是让员工知道医院和科室的发展战略目标及年度目标,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结合职业规划,更要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党委的正确文化引领,各级党支部的榜样力量,可以让绩效变革管理更加平稳、有序,起到事半功倍的催化剂作用!

医务工作者都知道,拟进行手术的患者需要在“基础营养条件”好,同时“自身感染“被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择期手术。明确的战略先导可以让医院和科室“基础营养条件”变好,正确的文化引领可以让“阻碍改革的细菌”被控制住,“自身感染”也容易被控制。所以“医院全面绩效管理7把手术刀”之战略性绩效是绩效改革成功的基石所在!

作者:  余庆松 惠宏医疗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惠宏医疗管理集团董事长

专业方向:医院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院投资管理

社会任职:中国医院协会人力资源管理专委会常委;武汉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广东佛山市一医院等多家医院常年管理与培训顾问。

#管理者,绩效,管理,医院,部门#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