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客交锋》直播预告丨心脏支架大降价后,医生绩效考核生变!
万元支架降至数百元,并不只有「价格降低」那样简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生绩效考核、产品的使用量都将因此发生变化。
上周四,也就是11月5日,国家组织 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开标,产生拟中选产品10个,产品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 下降到700元左右,最低的中选价格只有469元。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达93%。
此次采购的冠脉支架数量占全年需求量的八成,并规定医院的采购周期为2年。按照意向采购量计算,预计节约相关费用109亿元。
这一消息迅速在当天形成热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网友们更是将其形容为「双十一巨惠」「实现支架自由」。
同时,低价也引发了很多疑问。比如,价格降低后,产品质量如何保证?相关的耗材企业还有没有搞研发创新的动力?以及医生的合理收入如何得到保证,等等。
本周日的时候,我们围绕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做了一个话题投票,让大家来选择最想了解的话题。
话题大概分了5个,包括:
1.国家高值耗材带量采购为何首选冠脉支架?
2.「一瓶飞天茅台能买6个心脏支架」,这次带量采购释放了什么信号,下一个会是谁?
3.患者担心的质量问题如何保证,医院能否完成协议采购量?
4.降价凶猛,是否有利于国内药械企业在心血管介入领域的持续创新和进口替代?
5.如何理解“集采省下的钱将用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经过读者投票,第5个话题成为大家投票最多、最想了解的话题。
实际上,冠脉支架集采大降价,并不只是降价那么简单,还将牵涉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生绩效考核、产品的用量变化以及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
更重要的是,它还牵涉到下一步的集采趋势:哪个高值耗材会成为第二个,人工关节还是人工晶体,抑或是其他产品?
周日投票时,我们说过,要回答大家关心的话题。
而明天,答案就要来了。
明天(11月11日)14:30-16:00,健康界高端对话节目《健客交锋》将就此次冠脉支架带量采购中大家关心的话题展开交锋探讨。
我邀请了医保专家、知名医院心内科主任、第三方医院管理者和行业研究员,尝试从多个维度来解析此次带量采购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
在此,我们邀请你来看明天的这场直播,并在互动中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健康界视频号现已开通预约直播!
11月11日 14:30-16:00
将携手网站同时播出
识别下方二维码,或添加微信:jkjdav
添加好友后,进入微信【发现】→【视频号】即可预约
速来关注健康界视频号,精彩直播如时赴约!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