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学史上的11月12日:我国医学界首次获得脑电图正常值数据

2020-11-12   五号医生吴昊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脑电图检查甚至导致了判断人体死亡标准的改变——脑死亡。

历史上的今天即1986年11月12日,我国医学界首次获得脑电图正常值数据,结束了几十年依靠欧美和日本脑电图标准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人体神经传导依靠生物电,所以就有了反应心脏健康的心电图检查、视觉的电生理检查。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通过大脑的生物电变化来检测脑的健康就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了,所以就有了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甚至导致了判断人体死亡标准的改变——脑死亡。

 

脑内神经元等神经细胞的每一次活动都会产生电流的变化,从几十到几百微伏不等,相比于我们熟知的220伏城市用电,脑的电压很低、电流微弱。但电流弱也好,电压低也罢,脑内电流交换的繁杂程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脑电图即通过专业的仪器将脑电流放大,将其波动记录在纸上呈现出来的线条。人们通过这些线条的变化来判断脑内神经活动的变化以及脑死亡。脑电图有β、α、θ和δ共4种基本波型,每种波形对应着一种脑的活动状态。当脑出现疾病时,相应的波形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脑半球出现肿瘤时,清醒状态下在某个部位就会出现θ波或δ波,而这两种波只在正常脑熟睡时才出现。

 

所以,什么样的脑电图波形是正常、什么样是异常,就是专业人员诊断的依据,而同一个人从幼年到成年,随着脑的发育,脑的波形也会发生改变。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孩子大脑发育时间的不同,应用欧美和日本脑电图标准来对我国人群进行诊断并不科学。因此,获得了我国的脑电图正常值对我们专业人员的诊断和科研工作意义重大。

 


#脑电图,数据,首次,波形,电流,神经,人体,诊断,大脑#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