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看绿色对眼睛好”?常见的4个眼科知识误区,你踩了几个?
就听着父母唠叨:“看书累了就看看外面的树,对眼睛好”、“眼保健操要认真做,这样就不会近视了”、“眼镜度数配低一点,近视就不会加深”……长大之后发现真相似乎有所出入~
有小伙伴说,眼镜度数配低了,光线越暗越看不清东西,视力越来越差!
有小伙伴说,眼保健操根本没啥用,非要说点啥,可能就五分钟打了个盹吧!
看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遭遇,为了拯救水深火热的小伙伴们,今天希小玛就整理了4个最常见的误区帮助大家击破谣言,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眼睛。
误区1:累了看绿色对眼睛好
最常听大家说的就是,当工作或学习累了的时候,看看绿色就可以缓解眼部疲劳。所以能透过窗子看外面的小伙伴们纷纷将视线投向窗外的树,而没有这个条件的把自己的电脑桌面、手机桌面换成了绿色,期待有同样的效果。
然而,这个说法是错的!长时间盯着屏幕看,你的眼睛保持着同一个姿势,相当于你的眼部肌肉一直僵持在那里,时间久了很容易导致眼睛和眼眶周围疼痛,看东西逐渐模糊,甚至眼睛干涩、流泪等。
其实,看到鲜艳的颜色可以放松你紧张的神经,但并不能消除你的视疲劳。所谓的“透过窗子看外面的绿色对眼睛好”这个说法,重点不在于颜色,而是在于远眺。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工作30分钟之后看向远方30秒,休息一下眼内肌肉,对保护视力能起到比看绿色更好的效果。
误区2:眼镜度数配低了延缓近视加深
很多小伙伴在得知自己近视之后,配镜的时候往往不是根据医院或专业验光师给出的近视度数配镜,而是在这个基础上降低自己的度数配,害怕眼睛习惯了比较深的度数之后又要配更深的度数,希望这样能延缓近视度数加深。
然而,这个说法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我们配眼镜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和矫正视力,让自己不用眯着眼睛看东西。如果度数不足,睫状肌就会因为长期用力眯眼而导致过度调节,持续痉挛,视疲劳的程度就会加深,视力恶化的更快。
所以还是建议小伙伴们配正合适自己度数的眼镜,特别是家里孩子近视的。在这里,希小玛给大家总结了一个配镜的三大原则,帮助大家找到一副好的眼镜。
眼镜验配三大原则:
1)度数要准确
2)佩戴后影像要清晰,视力效果要好
3)眼睛要舒适(即没有不良反应如头晕、眼痛等)
误区3:降低度数治愈近视
有一种说法流传已久,那就是自我调节也可以让近视度数降低,近视可以被治愈,很多人终有一天可以脱下眼镜过日子。比如,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做的眼保健操就是自我调节的一种,“眼保健操治愈近视”的说法也是流传已久。
但是,说到眼保健操的功效,有人说眼保健操治好了他们的近视,也有人说根本没用,非得说有用,可能就是打了个盹吧。那,到底是有用还是没有用呢?
其实,这个说法也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真性近视又称轴性近视,眼球的前后径(也就是眼轴)变长,在光线摄入眼球后,焦点没有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假性近视指的是因为用眼过度,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才导致了看东西不清楚。
而眼保健操是通过按摩眼部的穴位,调整眼部以及头部的血液循环,帮助缓解眼部肌肉疲劳。用中医的说法来说,就是一套根据古代的医学推拿、经络伦理,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方法。所以对于肌肉疲劳造成的假性近视,确实是有效果的,但已经发展到真性近视,眼保健操只能起到帮助减少近视度数加深的作用,并不能治愈近视。
所以,真性近视是不存在度数降低的情况,而假性近视通过自我调节之后,度数会有所降低。在这里,希小玛建议大家近视后去医院认真检查,可以做个散瞳验光确定一下自己的度数和是否是真性近视。如果是真性近视,眼轴已经拉长了,是只能靠近视手术降低度数的。
误区4:电子产品亮度过高导致近视
和严重的眼病
有些小伙伴看电脑的时候会将电脑的对比度和亮度调低,觉得这样可以提前预防白内障和青光眼的发生。实际上,太低的亮度除了导致近视,还会引发严重的眼病。
其实这么做,很容易造成睫状肌过度收缩,造成眼疲劳和假性近视的发生,如果护理不当,如果任凭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患上白内障和青光眼的可能性更高。白内障和青光眼主要与年龄的增长相关,同时,高度近视也会增加得白内障和青光眼的可能性。
因此,希小玛建议,屏幕的亮度应该以适应环境过为主,大家可以使用窗帘来降低户外的强光,也不要将电脑放在灯光的正前方或正后方,以此降低环境的亮度。
经过了希小玛的科普,大家是不是对眼睛保护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体悟?
可以理解大家为了让自己或是家人身体更加健康,看到一些保健知识就想用上的心。但是,很多时候当疾病发生或者是预防,有谁又能比医生更清楚如何解决呢?
所以大家还是要坚持科学的依据,不信道听途说的话,有不舒服的感觉立刻来医院看医生,避免病情发展严重,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