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宁夏专家成功完成区内首例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2020-11-30   瑾珑健康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该手术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成功开展,为西北地区的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

近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手术室,由胸心外科韩育宁主任、苏金林主任联合完成一例复杂的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在体外循环下将28岁的张颖(化名)体温下降至18℃的深低温后,成功在低流量灌注或停循环下将肺动脉血栓内膜从血管内完整剥离出来。这在宁夏尚属首例,该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区内外科治疗肺动脉栓塞领域的空白,完善了医院在急性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疾病的处理手段,充分体现了该院胸心外科在处理危机重症疾病方面的综合实力,也标志着该院综合实力已迈上新的台阶。

今年28岁的张颖,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短症状,曾就诊于银川市某三甲医院,医院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收住入院,诊断后给予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半年前,张颖咳嗽症状加重,活动后会出现气短现象,病情加重。2020年6月,张颖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内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1、慢性肺血栓栓塞症;2、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确诊后,给予规律抗凝治疗3个月,复查CTPA提示肺栓塞范围较前无吸收,超声监测肺动脉压力逐渐升高。如不加以干预,5年生存率仅约10%。张颖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复诊时,再次复查肺动脉重建CT,显示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分支血管多发肺栓塞,胸心外科遂以“多发性肺栓塞”收住入院。

据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苏金林主任介绍,肺动脉栓塞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它是由于内源性(绝大部分为下肢或盆腔静脉内血栓)或外源性栓子随静脉血流堵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进而引起肺循环障碍。肺动脉栓塞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漏诊率、误诊率、病死率、致残率颇高,很多病人因此猝死,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

面对如此严重和危急的状况,一方面,家属在为手术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而犹豫,另一方面,医院领导、苏金林主任专家团队也在为如此复杂罕见的复合手术深入细致地讨论制定着缜密的方案。经医院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麻醉科、风湿免疫科、药剂科等多学科专家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体外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这个手术该术是在体外循环下将患者体温降至18℃的深低温后,在低流量灌注或停循环下将肺动脉血栓内膜从血管内完整剥离出来,这种技术对人员及设备要求均较高。麻醉时,需要麻醉师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深度,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呼吸机参数,力求患者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体外循环方面,需要体外循环师严格把控降温幅度、血流量、血液稀释度和停循环时间,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同时,重点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供及功能。因为此类手术近年来仅在国内外较大的医疗中心有开展,且报道数量不多,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标准去实施,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手术不仅是手术时风险高,术后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主要死因是发生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肺动脉高压危象,多数患者常因所在地区未开展该手术,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延误病情。”苏金林主任说到。

在详细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风险后,病人家属坚决要接受手术。2020年10月27日,张颖由重症监护病房被送入手术室,麻醉成功后,全身肝素华后,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苏金林主任亲自操刀,经过3个多小时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手术,完整剥离出左肺动脉内血栓及内膜,封闭卵圆孔。术后,张颖被转入胸心外科监护室加强监护治疗,目前生命体征稳定,已顺利脱机拔管,身体各方面逐渐恢复,氧分压由术前的58.6mmHg上升至75.3mmHg。

该手术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成功开展,为西北地区的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希望,今后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可无需转往外地诊治,看病难将不再成为难题。


体外循环,肺动脉,苏金林,脱术,内膜,首例,血栓,宁夏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