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24岁小伙患尿毒症透析十年,只因把可乐当水喝?

2020-11-09   李青天津市泰达医院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尿毒症不是一个病,而是许多肾脏病的共同结局。

21431604876474107

尿毒症不是一个病,而是许多肾脏病的共同结局。从肾病到尿毒症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比如从发生糖尿病,到糖尿病肾病,再到尿毒症,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

喝可乐不会直接导致尿毒症。“可乐哥”极有可能原来就有慢性肾炎或1型糖尿病,在这个基础上连续喝了2年可乐,形成了尿毒症。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可乐直接导致了尿毒症,也不能得出健康人常喝可乐等含糖饮料就会导致尿毒症的结论。

长期喝可乐等含糖饮料可能引发肥胖,提高患糖尿病的风险,还可能诱发痛风,为了健康,应当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

10171604876474196 近日据媒体报道,广东惠阳三和医院血透室有一位透析患者被大家称为“可乐哥”。“可乐哥”生病前是个建筑队的包工头,渴了不喝水而把可乐当水喝,一天最少喝两三瓶,连续喝了2年,到24岁时发现患上尿毒症晚期,如今已持续透析近10年。 连续喝2年可乐就喝成尿毒症似乎有点骇人听闻,他的尿毒症真的是喝可乐导致的吗? 36881604876474244 一、尿毒症的病因有很多,从肾病到尿毒症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首先,尿毒症不是一个病,而是许多肾脏病的共同结局。一般来说,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肾脏病,当血肌酐≥707µmol/L,或者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就被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俗称“尿毒症”。 导致尿毒症的原因有很多,有原发于肾脏的疾病,比如说慢性肾小球肾炎;也有肾外的疾病损害到肾脏发展为尿毒症,比如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我国目前以肾小球肾炎列首位。概况起来,我国尿毒症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慢性肾小球肾炎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肾炎,是目前我国透析患者的主要病因。慢性肾炎有许多类型,我国最常见的是IgA肾病和膜性肾病。 2、糖尿病肾病 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大约5年就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如果再继续发展,尿蛋白越来越多,血肌酐越来越高,则发展为尿毒症。 3、高血压性肾脏病 如果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大约5~10年就会发生高血压性肾脏病,如果再继续发展,肾小球滤过率越来越低,则发展为尿毒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害 可以说,所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会损害肾脏,常见导致尿毒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小血管炎等。 5、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病,双肾被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所占据,囊肿越长越大,最终发展到尿毒症。 6、痛风性肾病 血尿酸高不仅仅引起痛风性关节炎,也导致高尿酸肾病(痛风性肾病),随着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增加,痛风导致的尿毒症也随之增加。 7、药物性肾损害 易导致肾损害的药物有抗菌素、解热镇痛药、一些中药、造影剂等。 从以上的病因看,长期喝可乐是不会直接导致尿毒症的。而且从肾病到尿毒症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即使是公认的具有肾毒性的解热镇痛药和某些中药材,连续服用2年,绝大部分人也不会发展到尿毒症。 

二、喝可乐不会直接导致尿毒症,“可乐哥”有其他病史的可能性大 

一般来说,从糖尿病到糖尿病肾病大约需要5年;从糖尿病肾病到尿毒症,大约需要5年。也就是说,从发生糖尿病,再到尿毒症,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当然,严重的糖尿病发展可能更快一些,但再快也不可能从开始糖尿病2年就到尿毒症。 如果按照一般规律推测,案例中的小伙是单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成尿毒症的话,那他应该十几岁就出现了糖尿病,那就有可能是1型糖尿病了。还有一种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就是他原来就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慢性肾炎的基础上,饮食不控制,长期大量喝饮料,2年发展到尿毒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早起仅仅表现蛋白尿和血尿,或者还有高血压,但没有不舒服的症状,如果不查体的话很难发现,所以常常被忽视。个别极端的病例,比如说急进性肾炎,从发病到尿毒症也许1年的时间;个别IgA肾病,如果进展快的话,10年内也可能发展到尿毒症。期间如果同时有其他肾损害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进展可能更快一些。 也就是说,这位“可乐哥”极有可能原来就有慢性肾炎或1型糖尿病,在这个基础上,连续喝了2年可乐,形成了尿毒症。虽然报道中并没有提及他的病史,以上也是推测,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可乐直接导致了尿毒症,也不能得出健康人常喝可乐或类似的含糖饮料就会导致尿毒症的结论。

  三、可乐确实是不健康的饮料,应当减少饮用 

长期喝可乐不会直接导致尿毒症,但是长期喝可乐或其他含糖饮料可能引发肥胖,提高患糖尿病的风险,肥胖和超重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决定性因素。 一项2013年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报告对66118名女性进行了长达14年的研究调查后显示:长期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更易诱发肥胖及2型糖尿病[1]。加拿大颁布的膳食指南(2019)也明确要求限制饮用含有糖、盐、饱和脂肪酸的饮料例如含糖饮料、酒、果汁、热巧克力、奶茶等。最健康的饮品是白开水,此外,低脂奶、植物奶(豆奶、杏仁奶)、无糖咖啡和茶也算是健康饮品[2]。 2019年,新加坡卫生部更是宣布可乐等含糖饮料为“最不健康”的食品,不得在电视、印刷品和网络上做广告宣传[3]。新加坡当局为此表示,这是该国正在进行的“糖尿病战争”的最新举措。除了广告禁令外,新加坡卫生部还宣布,将在高糖饮料上引入分级和颜色编码的营养标签,标明营养质量和含糖量,以便消费者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并有意识地选择更健康的产品。 世卫组织建议,正常成人一天的标准糖摄入量一般是40~50克,最好不要超过25克。 而一瓶500毫升可乐的含糖量就高达53克,单独喝一瓶可乐,一天的糖摄入量就超标了,如果再加上吃其他含糖的食物,一天的糖摄入量严重超出了人体的生理需要。 长期喝饮料除引起糖尿病之外,还可能诱发痛风。 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对4.6万名40岁以上无痛风史的男性进行了1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每天喝2~3罐软饮料(即不含酒精的饮料)者,比每月平均摄入不足一罐饮料的人患痛风的风险要高85%,比酒精的影响还要严重[4]。美国波士顿医学院也开展了一项随访期长达22年(1984年~2006年)的研究,结果显示饮用富含果糖的饮料如含糖苏打水和橙汁会升高血中尿酸浓度,增加女性痛风风险。每天饮用一份、两份以上橙汁的妇女痛风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1%和142%[5]。 不管可乐是不是“可乐哥”尿毒症的“帮凶”,长期喝可乐肯定是不健康的。至于喝不喝、喝多少,大家可以自己选择。

参考资料:

[1]Fagherazzi G, Vilier A, Saes Sartorelli D, Lajous M, Balkau B, Clavel-Chapelon F. Consumption of artificially and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in the Etude Epidemiologique aupres des femmes de la Mutuelle Generale de l'Education Nationale-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cohort. Am J Clin Nutr. 2013 Mar;97(3):517-23. doi: 10.3945/ajcn.112.050997. Epub 2013 Jan 30. PMID: 23364017. [2]Benefits of making water your drink of choicehttps://food-guide.canada.ca/en/healthy-eating-recommendations/make-water-your-drink-of-choice/ [3]MOH TO INTRODUCE MEASURES TO REDUCE SUGAR INTAKE FROM PRE-PACKAGED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https://www.moh.gov.sg/news-highlights/details/moh-to-introduce-measures-to-reduce-sugar-intake-from-pre-packaged-sugar-sweetened-beverages [4]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8, February 1). Sugary Soft Drinks Linked To Increased Risk Of Gout In Men.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3, 2020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1/080131214539.htm [5]Choi HK, Willett W, Curhan G. Fructose-rich beverages and risk of gout in women. JAMA. 2010 Nov 24;304(20):2270-8. doi: 10.1001/jama.2010.1638. Epub 2010 Nov 10. PMID: 21068145; PMCID: PMC3058904. 

本文编辑:ambergchen ©版权声明:本 文系腾讯较 真平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尿毒症,肾脏病,透析,可乐#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