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医务人员注意!国家卫健委通知:出现这两种情况,暂停工作!
重磅!最新版流感诊疗方案公布,国家卫健委新增一项内容,事关所有医生。
当前,我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已经进入流行季,同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
11月4日,发布了《关于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简称《方案》)。
据介绍,此版《方案》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完善了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相关内容,增加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进一步规范了流感抗病毒药物使用方法,对轻症流感中医辨证治疗予以进一步完善。
至于新冠肺炎与流感有何区别以及如何鉴别,《方案》提及如下:
普通感冒: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病原学证据。
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感染与症状主要限 于相应部位。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
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一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一支 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病原体(其他病毒、支原体、 衣原体、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导致的肺炎相鉴别。根据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判断,病原学检查可资确诊。
新冠肺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可表现为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与流感不易区别;重型、危重型表现为重症肺炎.ARDS和多器官功能 障碍,与重症、危重症流感临床表现类似,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鉴别。
在流感用药治疗方面,该《方案》点到了数十种药品,包括多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中成药。具体如下:
至于抗流感病毒药物,我国目前上市的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和M2离子通道阻滞剂三种。其中,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有三个药品,分别为奥司他韦(胶囊/颗粒)、扎那米韦(吸入喷雾剂)、帕拉米韦。
①奥司他韦(胶囊/颗粒):
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
1岁以下儿童推荐剂量:0〜8月龄,每次3. Omg/kg,每日2 次;9〜11月龄,每次3. 5mg/kg,每日2次。
1岁及以上年龄儿童 推荐剂量:体重不足15kg者,每次30mg,每日2次;体重15〜 23kg者,每次45mg,每日2次;体重23〜40kg者,每次60mg,每 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 患者疗程可适当延长。
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②扎那米韦(吸入喷雾剂):
适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 法:每次10mg,每天2次(间隔12小时),疗程5天。不推荐原有 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吸入性扎那米韦。不推荐扎 那米韦吸入粉剂用雾化器或机械通气装置给药。
③帕拉米韦:
成人用量为300〜600mg,小于30天新生儿 6mg/kg,31〜90天婴儿8mg/kg, 91天〜17岁儿童10mg/kg,静 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患者疗程可适当延长。
国家卫健委强调:
这类医务人员暂停工作
最后,《方案》里强调: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暴露风险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
在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及时进行流感筛查。
疑似或确诊流感的医务人员,应当隔离治疗,不可带病工作。也就是说出现有医务人员出现这两种情况,需要先暂停工作接受隔离治疗。
2020年以来,全国乃至全球都遭受了新冠病毒的“暴击”,在疫情尚未稳定的情况下,不知不觉时间又到流感爆发季,在这样双重高压下,直面危险的是所有医务人员。所以,我们所有医务人员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免受流感的困扰。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
全文如下: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