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患者徐女士(化名)肠道术后却患上“胃瘫综合征”:一吃东西就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随后她通过鼻腔在胃中置入了三腔喂养管,可鼻腔异物感及种种不适,让她焦虑、抑郁、夜不能寐……
经康复医学科加速康复治疗2周后,徐女士能拔胃管进食,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肠道术后,不能进食
徐女士因体检发现肠道肿瘤,进行了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5天,她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徐女士辗转两家省级三甲医院治疗1月均不能缓解,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蠕动减慢。
无奈之下,徐女士只能通过鼻腔在胃中置入三腔喂养管,但如此一来,鼻腔异物感使她很难受,而且每次注食均感胃部不适,以致于她焦虑、抑郁、夜不能寐。
在外院医生的建议下,徐女士来到我院。康复医学科苏义基博士详细询问其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后,最终诊断其为“胃瘫综合征”,收住院治疗。
科学评定,综合治疗
入院后,苏义基博士在康复医学科主任许建文教授的指导下,带领团队系统评估了徐女士病情,并制定了——
康复近期目标:拔除三腔喂养管,可经口进食流质食物,恢复胃肠道功能,减轻焦虑,改善睡眠;
远期康复目标: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正常睡眠,回归家庭社会。
▲进行物理因子治疗
▲进行手法治疗
▲进行针灸治疗
经过医、护、技组成的医疗组讨论,最终采取以物理因子治疗、腹部内脏手法调理术、腹部疤痕黏连松解术、中医传统针灸为主的加速康复治疗方案,同时给予护胃及胃肠动力药物。
康复实施过程中,治疗师及康复专科护士还给徐女士做心理疏导,引导她逐渐摆脱消极心理影响,重塑对生活的信心。
恢复进食,喜笑颜开
入院治疗首日,徐女士仍需经三腔喂养管进食及引流胃液,经受着留置管道心理焦虑及营养液注入肠道时腹部不适的双重折磨,胃液引流量多达1200ml。
随着治疗的进行,胃液引流量日渐减少,康复治疗一周后,医生尝试夹闭引流管,两周后,拔管后经口进食流质食物,无胃肠道不适,复查上消化道造影看到明显的胃蠕动征象,胃肠功能评估为1分(饮食后偶有腹胀,可自行缓解)。
随着病情好转,徐女士焦虑的情绪有了明显缓解,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改善,满意开心地出院了。
康复知识科普
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发病率为2%~3%[1]。PGS主要表现为早期饱腹感,餐后饱胀,恶心,呕吐和腹痛等功能性疾病[2-3]。PGS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其治疗通常使用胃动力兴奋药,但是,部分患者难以通过常规的药物治疗来缓解,而且不少药物治疗有效的患者由于副作用而难以耐受长期治疗,导致疗效欠佳,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经济负担[4]。
因PG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仍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5]。
参考文献
[1]Tack J, Carbone F, Rotondo A. Gastroparesis[J]. 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15, 31(6): 499-505.
[2]Parkman HP, Camilleri M,arrugia G, et al. Gastroparesis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 excerpts from the AGA/ANMS meeting[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0,22(7):113-123.
[3]Yang J,Wang C, Huang Q,et al. Effect of billroth II or roux-en-y reconstruction for the gastrojejunostomy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 Gastrointestinal Surg,2015,19(5):955-963.
[4]杨亮亮,庞瑞.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03):147-150.
[5]STEIN B, EVERHART K K, LACY B E. Gastroparesis: a review of 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ptions[J].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2015,49(7):550-558.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