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教授团队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IF:7.414)上以论著形式正式发表了题为 “Evaluation of the risk prediction tool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 disease 2019 in Wuhan, China: a single-centered,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的论文。该论文首次研究了五种急诊常用早期预警系统对新冠肺炎患者的风险预测能力。陈彪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孙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宣武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芳艳和护士长孙雪莲为共同第一作者。
新冠肺炎的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因此,临床需要一个易于使用的风险预测工具,来评估新冠肺炎患者恶化的可能性,以便在患者感染早期就能确定其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并在必要时及时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的脏器功能支持治疗。
在急诊,常用的检测潜在危重患者的评估系统包括: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NEWS2)、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CRB-65和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qSOFA)。这些评估所需的参数在临床即可获得,无需实验室测试结果就可以预测病情变化。那么能否用现有的早期预警评估系统,来客观评估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患者死亡率呢?
为此,宣武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合作,京鄂医护联手研究了早期预警评估系统对新冠肺炎患者的预测能力,这也是国际上首个针对新冠肺炎早期预警评估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目前急诊和病房常用的NEWS/NEWS2预警系统,预测死亡的能力优于REMS、qSOFA和CRB65。此外研究还发现,外周血氧饱和度可独立预测这些患者的死亡。
该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加拿大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重症医学的两名专家为该文配发了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rediction Modeling: Everything Old Is NEWS Again”的社论表示:新冠疫情爆发后,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陆续开发了十余种新的预测模型,但是这些模型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存在偏倚的风险比较高,因而可行性不高。而宣武医院陈彪教授团队另辟蹊径,不是去开发一种新的模型,而是验证大家都很熟悉的预警模型。这些模型操作简便,上手简单,利于推广。此前尚没有这些模型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宣武医院陈彪教授团队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新冠肺炎患者的风险预测提供了依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