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血压升高,是降压药不起作用了吗?
一到秋冬季,血压就升高,我自己把降压药的药量加大了...
冬天快到了,我是不是也要去门诊输个液疏通一下血管,听说可以预防血栓...
很多高血压患者,平时血压控制一直比较平稳,但是一遇到气温下降,血压就又升上去了。这到底是病情加重了呢,还是降压药不起作用,需要调药了?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
天气变冷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得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进而导致人体血压升高,而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对血压的调控能力又稍微差一些,因此,血压的波动会更加明显一些,这就使得原本挺管用的降压药在寒冷天气时就变得控制不住了。
降压药种类很多,作用机制也不同,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很多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对药性不熟悉,当患者发现在日常有效的降压方案,现在控制不住血压了,就开始自行增加药量或增加服用次数。以为加大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可以快速降低血压,其实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反而会导致血压骤然下降,容易引发心肌梗塞或缺血性脑中风。
每种降压药都具有各自的特长及副作用,适用于不同人群。每一位高血压患者的情况也都不完全一样。因此,自己的经验不能随意推荐给其他患者,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拿来就用。一方面可能好心办坏事,另一方面可能会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如果降压药用用停停或擅自调药,非常容易导致血压波动更大,甚至难以控制,从而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擅自调药,致使血压过低,同样会引发心脑梗塞等重大疾病。
有的患者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以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
目前有科学依据、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药物主要有三类:长效降压药、他汀类降脂药、阿司匹林。
有的患者认为输液能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其实定期输液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治疗其他危险因素,必要时降糖、降脂、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寒冷大风的天气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若需要外出时,也要做好保暖措施。
保暖并不是说,只要衣服穿得厚实就高枕无忧了。也要尽量避免从温暖的环境一下进入到寒冷的环境,因为像这样剧烈的温度差也会使血压骤然升高,容易诱发脑溢血等症状。
血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都会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经常自测血压,做好记录,并注意观察自己血压的变化,如果血压差值变化较大,而日常药物也不能改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运动:合理的运动有利于控制血压还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天气骤寒时可减少户外活动,换做室内锻炼,特别是秋冬季的晨练可适当推迟,出门前要作好准备活动,逐渐热身,不要长时间呆在户外。
饮食:秋冬比较冷的季节,人们常说需要养膘御寒,作为高血压患者,适当进补当然是需要的,但是,饮食上也要注意低脂、低盐及高钾、高钙、高纤维素饮食,不吃太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参考文献]
[科学审核]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高血压科 马文君主任
[免责声明]
图片来源于创可贴正版图库,仅做解释说明使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