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控制不住“跳舞”!帕金森并发症——异动症

2020-11-04   狄普医生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帕金森病的一种常见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很容易被误诊是亨廷顿舞蹈症。                          

什么是异动症?

异动症又称运动障碍,是一种舞蹈样、手足徐动样或简单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可累及头面部、四肢和躯干。严重者影响生活,因为这种不自主动作幅度可以很大,可持续整个左旋多巴的起效期。

异动症的高发人群

临床病例显示,异动症的高发人群与年龄、病程和性别关系密切。

就年龄而言,年龄较小的帕金森患者越容易患上异动症,所以这类帕友更适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起始治疗。就病程相关,患病时间越久,左旋多巴服用时间越长,越易出现异动症。

就性别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异动症,可能与女性体重偏低,单位体重的左旋多巴剂量更高有关。最直接相关的是每日服用的左旋多巴剂量,尤其是单位体重的左旋多巴剂量,剂量越高越容易出现异动症,这也是异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异动症的分类

1.剂峰异动症

出现在服用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有效期内,血液药物浓度高峰期(用药1-2小时),与用药过量或多巴胺受体超敏有关。

2.双相异动症

出现在服用药物的初期和药物作用的结束时,也就是在剂初或剂末均可出现,治疗较困难。

3.肌张力障碍

常常表现为小腿、足的痛性痉挛,大多数发生于早晨服药之前。

异动症的治疗


1、剂峰异动症

首先考虑是减少左旋多巴的单次剂量,如美多巴的剂量或息宁的剂量。同时,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后患者若出现帕金森病原有症状的加重,或开期的缩短,则可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或增加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司兰吉兰、雷沙吉兰。


2、双相异动症

这种异动症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缺少较为一致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的患者需要根据其个人的具体特点治疗。

通常是增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增加每次左旋多巴剂量,增加服药次数,或更换不同的药物剂型等方法。

3、肌张力障碍

常常表现为小腿、足的痛性痉挛,大多数发生于早晨服药之前,可在患者晚上睡眠之前服用息宁,或半衰期相对较长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对于较局限的以痉挛为主要特征的肌张力障碍,口服药物无效、或因为药物的副作用不能服用时,可考虑局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有时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金刚烷胺、氯氮平是为数不多的对异动症有效的药物,应用这两个药物时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注意其相关副作用的发生,定期复查有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

对于药物治疗不佳者,可考虑行脑深部电刺激(DBS),也叫脑起博器(DBS)治疗。脑深部电刺激一方面可以直接治疗异动症,另外可以通过减少治疗帕金森病药量的剂达到治疗异动症的目的。


异动症预防措施

异动症的发生不仅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制剂有关,还与用药的总量、发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用药总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发病年龄越轻、病程越长越易出现异动症。

发病年龄和病程均是不可控的因素,用药总量相对可控,因此通过优化左旋多巴的治疗方案可尽量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出现。

1、新发的患者可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以推迟左旋多巴的应用;

2、左旋多巴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症状的控制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即可,不求全效。

以上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出现。但需要强调的是,治疗一定要个体化,不能单纯为了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出现而刻意减少或不用左旋多巴制剂。


#单胺氧化酶,帕金森病,异动症,并发症,激动剂,多巴胺,跳舞,治疗#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