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从第一块开始深入,也即是对每一个患者去衡量疗效和成本。
上一期我们分析了实现价值医疗的几个模块和适用于中国的执行顺序,今天我们就从第一块开始深入,也即是对每一个患者去衡量疗效和成本。
疗效是医疗服务作为一个产品的基本要素,很可惜的是这个基本要素却往往被忽视。我国的医疗体系需要关注极大量的人群,医院KPI的设置往往是以量为先,对于质的关注相对较少。同时,由于缺乏对于一个患者完善的追踪和评估,我们的疗效往往止于手术成功与否、无进展生存期多久、总生存期多久等。事实上对于疗效的正确评估远不及于此,以德国的前列腺癌为例:
如果按常规衡量5年生存期,最好的医院和普通医院几乎没有差异。也就是说按这个疗效评估,医院要做的改进微乎其微,也即是互相间的差异化也微乎其微。但如果我们继续扩展相关疗效评估指标:
可见,当疗效评估更全面时,最佳的医院和普通的医院之间有巨大的差距,也就是说:
1). 正确的疗效评估能体现医疗机构的差异和竞争优势;
2). 正确的疗效评估能使大部分医院找到改进的目标;
3). 还是以前列腺癌为例,造成功能性勃起障碍和尿失禁必然伴随着患者继续求医和消耗医疗资源,因此对整个社会而言,正确的疗效评估能帮助正确审视并合理规避持续的医疗负担。
那么如何正确评估疗效呢?可以想象的是,每一个病症的疗效评估都是有其疾病特性的,因此对于医院来说,会产生极其庞大的工作。同时,很不幸的是,至今为止也并没有很公认的方式。波特教授在研究完价值医疗后,主导成立了一个公立组织,叫ICHOM,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制定疗效评估的细则。ICHOM至今完成的病种类型也还远远不够。也有领先的医院会自主公布一些疗效数据,比如Cleveland Clinic每一个中心(科室)每年都会发布Outcome book,尽管即使是在Cleveland Clinic内部每个中心发布Outcome的程度都天差地别(比如有些领先的中心可以发布疗效数据,有些中心还停留在手术量等数据)。
不过,从疗效评估的原则来说,价值医疗给出了很好的参考:
然而,所有人都不难发现,这样的疗效衡量是一种复杂而持久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在价值医疗中关键一步是要建立强大的IT系统)。对医院而言,即使通过疗效衡量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其前期投入也是巨大而漫长的,医院势必缺乏动力,更不用说很多疗效数据起初未必理想。另一方面即使有了疗效数据,也不一定有对标对象,因为其他医院并没有进行同等的疗效评估,也就是说医疗服务作为产品而言,其好坏是模糊的。
不应忘记的是,价值医疗既是医院个体的事也是整个社会医疗体系的事,因此,聚焦到疗效评估,最终只有依靠两个核心驱动:1). 医疗机构自身竞争优势驱动;2). 支付方的规则制定和驱动。
文章来自:睿安管理咨询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