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为什么明明不饿,还是一直在吃吃吃?

2020-11-03   常笑健康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办公室加班,嗦一杯奶茶呼噜呼噜,吃一块炸鸡咔滋咔滋,虽然不是很饿,但是垃圾食品高热量高油脂的美味将疲惫一扫而空。


逛街看电影,虽然也不饿,但是不能让嘴巴空下来,左手一杯肥宅快乐水,右手一桶爆米花,逍遥过神仙……


但是,为啥明明不饿,嘴巴却还是停不下来呢?


饥饿是怎么样产生的?


饥饿最直接的原因是血液血糖的浓度降低,下丘脑摄食中枢和饱中枢中的神经细胞对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或脂类浓度变化非常敏感。当血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时,通过血液循环被饱中枢感受产生饱感,相反则引起饥饿。



而当你进食以后,胃充胀时,则将通过胃内释放的激素和所支配神经,抑制摄食中枢或降低食欲。


理论上,只要血糖比较稳定,摄食中枢就会让肠胃活动放慢,而当血糖较低时,就容易感到饥饿。


明明不饿,却老想吃东西?



因为饥饿,实际上有两种,一种叫做稳态饥饿,一种叫做享乐饥饿。


我们上面解释的饥饿,实际上是稳态饥饿。但是进食对于大脑来说,除了刚需,更是一种享受,也就是享乐饥饿。这是一种在不需要吃饭的时候,因为本能对于美食和味觉刺激的渴望,而带来的“伪饥饿”。



由于现在的生活物质极大丰富,很多人其实并不是一直真正的饥饿,更多促使进食的,实际上是“馋”,而这种馋,是因为身体会需要一些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感觉,多巴胺的分泌和吃饭睡觉等都有关系。



如果人体内的多巴胺浓度过低,就可能会引起抑郁症,肥胖以及疲劳综合征等,甚至还可能导致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等等。而如果多巴胺浓度提高,就会让人有愉悦的感受。


当我们在吃炸鸡、快乐水、薯片等等美食的时候,多巴胺就会充足分泌,带来快乐的感觉。同时,由于睡眠和运动也会分泌多巴胺,但是当社畜加班的时候,缺少睡眠和运动等其他条件,就会促使自己不停吃吃吃啦!



如何尽量减少“伪饥饿”?


1.保持充足的睡眠。


一方面,睡眠也可以促使多巴胺的分泌,增加满足感。此外,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使得胃饥饿素增加、瘦素减少,从而加剧饥饿感;睡眠越少的人,饥饿感和食欲就会越强,比充足睡眠的人吃的东西也就越多。



2.适当的运动。


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会减少胃饥饿素的分泌,还能增加其他荷尔蒙的含量,比如肠促胰酶素、酪酪肽等。合适强度的运动不但有助于抑制食欲,还能一定程度上的让身体更加的健康。



3.选择健康饱腹感强的代餐。


在有“馋”或者“饥饿感”的时候,选择健康的代餐也很重要,“少吃多餐”就是这种理念的践行。可以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等增强饱腹感,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多巴胺,饥饿感,血糖,睡眠,分泌,神经#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