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男子被胡蜂蜇伤险丧命!最近是胡蜂活跃期,医生发出提醒!
前不久,
泉州永春76岁的张阿伯
被成窝的胡蜂蜇伤,
拖了10个小时后才就医,
出现肾衰竭,险些丧命。
泉州市中医院ICU主任赖江龙提醒广大市民,
眼下正值胡蜂活跃季节,
遇到类似情况
应急处理后要及时就医。
据张阿伯回忆,10月16日上午9时,他独自一人到家附近的山地上干农活,中午12时许,他在草丛中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土堆,没想到,成群的胡蜂飞了出来,将张阿伯的脸、脖子、手等身上十余处蜇伤。
张阿伯赶紧往家里跑,回到家后,他觉得脸部和手部非常疼痛,还发红发肿。虽然如此,他并没有马上就医,而是自己就用农村的土办法,用氨水清洗伤口。
没想到,自己清理的伤口并不管用,张阿伯被蜇后的10个小时里,没有小便,随即发生了黄疸的症状。家人发现后,赶忙将他送到了泉州市中医院。
“被胡蜂咬伤是不能用氨水来处理伤口。”接诊的赖江龙表示,氨水是碱性的,而被胡蜂咬伤,应该用酸性的物质,例如食醋等酸性液体来处理伤口。他说,张阿伯被送来后,情况非常危急,检查后,发现他的三个脏器功能都受到了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和肾功能已出现了衰竭的现象。
很快,医生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为老人进行救治。经过4天的抢救,老人终于脱离了危险,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只有肾小管坏死,再加上老人家肾功能本来就不好,该功能恢复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
手部持续封闭负压吸引
胡蜂亦称黄蜂、马蜂等,多活跃于夏秋季节,胡蜂的体型很大,巢穴一般藏在草丛中,或者在土堆里面,一旦不小心踩到,就会有成群结队的胡蜂飞出来,并攻击人,且胡蜂的毒性很大,一般每年的9月和10月是繁殖季节,特别凶狠。
赖主任提醒,胡蜂蜇伤人体后可释放胡蜂毒素,该毒素含有组胺、激肽、神经毒蛋白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造成受伤者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的损害,甚至死亡,其危害不容小觑。
如果被胡蜂咬伤,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能用土办法来处理伤口。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体质的患者,被胡蜂咬伤后,不止会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可能还会出现喉头水肿的症状,马上发生呼吸骤停,死亡率非常高。建议还是要在第一时间到当地卫生机构先简单处理伤口。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鸿鹏
编辑: 小枫
通讯员:连文元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