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一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经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手术的麻醉管理——早课学习

2020-10-30   米勒之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本文由“徐医附院麻醉科”授权转载

一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经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手术的麻醉管理

病史资料

体温:37.5℃  

脉搏:87次/分   

呼吸:18次/分    

血压:140/90mmHg

一般情况:神志清晰,面容无病容,体位自主,步态正常,检查合作。胸部: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听诊P2亢进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46岁   

主诉:腰痛伴发热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腹部疼痛,伴发热,最高达39.5摄氏度,至当地医院就诊,查泌尿系彩超示:右肾多发结石,左肾囊肿。门诊以“右肾结石”收入我科。

既往史:平素体健,肺支气管炎40余年,未予特殊治疗。否认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血常规

 

尿常规

 

心电图

 

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

 

肺功能

 

血气分析

 


1.右肾多发结石,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

2.肺动脉高压,肺心病,2型呼衰

 
 

麻醉管理

 


肺动脉高压--2015 年《ESC/ERS 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

      定义为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 25 

mmHg(1 mmHg=0.133 kPa)血液动力学状态。

 
 
 


      目前暂无慢性阻塞性肺病或间质性肺病相关的 PH 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长期氧疗能部分延缓患者 PH 的进展。

 
 

1

      PH 的特点是肺动脉血管的重建, 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围手术期预后极 差、病死率极高,术前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败血症、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等的发生率为14%~42%。 

      在非心脏手术的麻醉中,PH 患者较非 PH 患者病死率高 1%~8%。

 

2

      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都是可行的,但合并PH 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都较高,也有专家考虑全身麻醉风险较高,提倡尽量避免全身麻醉, 尽可能采取神经阻滞等麻醉方式。

 
 

术前评估

      要充分做好 PH 术前评估工作, 其直接影响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对于 PH 的患者,术前主要从 PH 的严重程度、病因学、实验室检查及生化指标、麻醉方式及外科因素这几个方面来评估。

 

术前管理

      术前患者一旦确诊PH,应尽可能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吸氧、强心、利尿、钙通道阻滞剂、抗凝等。

      专家建议PH 的治疗应该贯穿整个围手术期,术前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耐量。

 

术中管理

      术中主要管理原则是避免一切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的因素,预防 PH 危象的发生。适当的监测可避免诱发及加重 PH 的因素( 如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体温、酸中毒、高血容量或血容量不足等),并根据监测做出及时调整。

      监测有创动脉监 测及右心导管监测,防治肺高压危象。

 

术后管理

      术后 PH 患者仍处于危险期,应继续治疗。术后管理必须包括警惕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持血流动力 学稳定,避免已知因素引起肺血管收缩,继续加强PH 的治疗,监测与系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疼痛的管理极为重要,宜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可使用神经阻 滞联合阿片类药物加强镇痛,可辅以非甾体抗炎药 改善疼痛。

总 结

      PH 是一类发病机制复杂、 多种因素参与的综合征,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多已处于 PH 心功能Ⅳ Ⅲ V级,治疗难度大,药物敏感性低,心脏结构不可逆程度高,预后极差。

      充分了解 PH 的病理生理,术前仔细及全面的评估、改善心功能、纠正机体氧供需平衡, 必要的有创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 PH 危象,合适的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案,精准的围手术期治疗,制定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将极大保障围手术期PH 患者的生命安全。

 

徐医 · 麻醉

作者|王超昌

编辑|杨舒婷

审核|刘   苏

#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输尿管,碎石,麻醉#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