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妈妈患上乳腺癌,23岁女儿也遗传了突变基因,该怎么办?

2020-10-29   邵逸夫医院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母亲或姐妹中有人患乳腺癌,就应该及早筛查。”昨天一早,央视新闻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很多女性关注。


“乳腺癌的确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遗传性乳腺癌和家族性乳腺癌分别占到5%和20%。遗传性乳腺癌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BRCA1,当它呈显性遗传,遗传给后代的机会是50%。”医院肿瘤外科、乳腺中心主任赵文和表示。

早在去年,针对乳腺癌遗传问题,邵逸夫医院乳腺中心就已推出乳腺癌遗传基因检测,用更精准、科学的方法,筛查出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44岁的杭州人黄女士(化名)和她23岁的女儿,是这项基因检测的获益者。



妈妈患乳腺癌

23岁女儿也遗传了突变基因


2年前,黄女士确诊为乳腺癌,找到赵文和主任,强烈要求保乳。通过新辅助化疗方案缩小肿块后,赵主任为她做了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三阴性乳腺癌,之后又进行了半年强化治疗,每3个月一次定期复查,持续至今。

黄女士年龄小于60岁,又是三阴性乳腺癌,问诊中了解到她姑姑患卵巢癌、堂姐患乳腺癌,有遗传性基因检测指征,赵文和主任立即建议她做个基因检测。

“检测结果提示她的BRCA1基因出现有害突变,这意味着不仅她的乳腺癌复发风险增加,她女儿也有患癌风险。”

赵主任随即安排黄女士女儿进行了基因位点免费验证,同样有此突变基因,因为较早发现了“隐患”,建议黄女士女儿提前启动乳腺癌筛查

“对于这类携带有害突变基因的年轻女性,建议18岁后开始乳房自检,25岁后开始核磁共振检查,30岁后加做钼靶检查,35岁前完成生育。”赵主任解释,“目前可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在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基因检测,剔除携带有害基因的胚胎,可阻断有害基因的进一步遗传。”


41岁乳腺癌患者术前查出基因突变

医生及时叫停了保乳手术


“当患者基因筛查发现有基因突变,或许治疗的方案和手术方式就完全不同。”赵主任强调。

41岁的林女士(化名)左乳原位癌,右乳浸润性癌,处于局部进展期。她找到赵文和主任,表达强烈的保乳意愿。赵主任为她制订保乳手术方案的同时,考虑到她的阿姨也是乳腺癌患者,建议她做个基因检测。

“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双乳肿块缩小达到手术指征,但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她TP53胚系突变,不适合保乳手术。”赵主任解释,保乳手术术后需要放疗,但TP53胚系突变是放疗的相对禁忌。如果患者做了保乳手术后接受放疗,可能会再次诱发基因突变,引发新的肿瘤。

针对这种情况,赵主任团队及时调整林女士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得益于早期介入基因检测,精准揪出“隐患”,及时调整手术方案,避免了林女士受到二次手术伤害。

赵文和主任正在手术(左)

赵主任强调,4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三阴性乳腺癌可放宽至60岁以下)有两处以上原发乳腺癌病灶,有卵巢癌、腹膜癌、男性乳腺癌等家族史的患者,最好做个乳腺癌遗传基因检测,这类人群基因突变检出率高,携带突变基因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但遗憾的是,还是有很多人尚未做检测。”手机里记录了门诊遇到的10多位需要做基因检测的乳腺癌患者或家属,但目前只有少数人及时来做这个检测。

#基因突变,乳腺癌,基因,遗传,保乳,手术#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