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采品种,6个月完成2433%采购量
昨日(10月27日),江西省发布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情况通报(2020年第7期)(下称《通报》)。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江西中选结果的25个药品,自2019年12月20日起在全省执行,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江西中选结果32个药品自2020年4月11日起在全省执行。
其中,试点扩围江西的25个中选药品的31个品规,全省采购总数量占约定采购总量的比例为200.72%,29个品规完成全省约定采购数量,其他2个品规的完成进度大于85%。
而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32个药品36个品规中,已有26个品规完成全省约定采购数量,7个品规完成进度大于50%,2个品规完成进度大于25%。其中,阿比特龙完成进度最高,达2433.85%。阿德福韦酯、安立生坦、他达拉非、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完成进度均超过300%。
具体来看,在扩围的25个中选药品中,左乙拉西坦完成进度最高,为1094.23%,伊马替尼、右美托咪定的完成进度分别为610.81%、461.07%,分列第二、三名;而培美曲塞(500mg)和福辛普利(10mg)的完成进度最慢,分别为89.79%和88.91%。
在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32个品种中,阿比特龙完成进度最高,达2433.85%,安立生坦片(5mg)完成480%,他达拉非片20mg完成309.07%,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100mg完成355.54%。
自2020年4月起执行,不到6个月的时间,阿比特龙就超额完成了24倍的采购量,该品种特殊在哪呢?
据悉,阿比特龙最早由Janssen-Cilag International N.V.(西安杨森)公司开发,商品名为Zytiga®,最早于2011年4月在美国获批上市,2015年,Janssen-Cilag International N.V.公司开发的阿比特龙在中国获批,商品名为泽珂®。2019年7月,恒瑞医药子公司成都盛迪医药拿下首仿,随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江西山香药业相继获批。
阿比特龙是一种高选择性 CYP17 酶抑制剂,可作用于全身多个雄激素生成位点,通过阻止内源性雄激素合成,控制前列腺肿瘤的进展。2017 年 7 月原研阿比特龙降价 52.9% 进医保,纳入医保后放量明显,2018 年样本医院销售 3.2 亿元,同比增长近 6 倍。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阿比特龙片剂销售额超过4亿元,同比增长384.27%。此次该品种进入第二批全国集采,实现以量换价,原研品种未能中标,则进一步推动了国产仿制药替代原研,实现格局的新洗牌。
从江西省公布的中选品种使用结果来看,无论是第一批扩围中选品种,还是第二批全国集采品种,超额完成报量结果成为绝对的趋势:31个扩围品规已有29个品规完成全省约定采购数量;第二批集采的36个品规实施仅6个月,已有26个品规完成全省约定采购数量,7个品规完成进度大于50%,2个品规完成进度大于25%。
对此,曾有业内专业人士对赛柏蓝表示:虽然完成采购进度后,医院可以自由使用未中选品种,但要考虑到临床患者对价格敏感度,患者较难接受价格的大幅提升;此外,医生也要考虑到用药的血药浓度和药物治疗的稳定性,如果患者已经稳定使用了3个月以上的使用周期,那么新换药品则难以避免的导致药物疗效的波动。
这一定程度上表示,未中选药的医院市场难以扩展,甚至进一步萎缩,仿制替代原研效应明显。
人民日报数据显示:“4+7”试点中标产品销量均大幅增长,25个产品有20个市场份额增幅超过10%;试点期间,原研药销量占比从33%下降到17%,联盟扩围后继续下降到11%,过评仿制药对原研药实现有效替代。
而超额数倍完成采购量,则意味着医院报量仍然趋于谨慎。
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256号建议答复,将指导医院如实报量:
关于集采药品使用比例应按医院等级而不同的问题,国家医保局表示,按照药品集中采购文件精神,医院根据上年度实际使用量,结合临床用药需求和医疗技术进步,报送采购需求量,联采办汇总医院采购需求量,核定采购量基数。结合市场竞争格局、中选企业数量,以及药品临床使用特征,合理匹配约定采购量比例。根据采购量基数和约定采购比例,形成约定采购量。剩余用量,各公立医院仍可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其他价格适宜的挂网品种。并未人为规定医院使用集采药品的比例。
对此,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落实医院主体责任,指导医院如实报量,同时,完善对医院的结余留用激励机制,在符合临床治疗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医院优先使用中选药,合理用药。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