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肾癌放疗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放疗技术的革新进步,放疗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逐渐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也逐渐降低,肾癌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得以体现。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主要方式,而对于转移性肾癌或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案。肾癌对传统低剂量放疗不敏感,且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而限制其临床应用。
一、传统放疗
传统放疗治疗肾癌的临床价值相对有限。传统放疗的单次剂量低(≤2Gy),肿瘤反应率低,呈放射不敏感的特点;且传统放疗对放射野内所有器官、组织实施剂量“无 差别”照射,而不同器官、组织对于放射线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放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新辅助/辅助放疗在改善肾癌患者远期生存方面价值十分有限,故不推荐常规应用。
手术切缘情况是影响肿瘤局部控制和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术中放疗即术中运用放射线对肿瘤床进行照射,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改善远期预后。术中放疗结合姑息性肾切除术可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局部复发和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复发和转移风险,改善肿瘤预后,且无明显放射不良反应发生,或可成为局部复发和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的治疗新选择。但目前 相关研究较少,上述结论尚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
BRT治疗原发性RCC是对RCC非手术治疗的有益探索,但目前SBRT治疗RCC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随访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尚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肾癌病灶多为球形或椭球形,CT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边界清晰利于靶区设计,因此运用SBRT治疗肾癌越来越受到关注。SBRT具有精度高、剂量高、适形度高和治疗次数少的技术优势,可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并对复发或转移。SBRT对于解剖性或功能性孤立肾肾癌、双侧肾癌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可使部分患者免于根治性肾切除术后的肾脏替代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病灶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SBRT)也被称为立体定向消融体部放疗,是利用高精度的放疗技术,将根治性的放射剂量(单次剂量>8~10Gy)通过外照射的方式聚焦到肿瘤部位,达到消灭根治肿瘤的目的。该技术具有精度高、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肾癌对于放疗的低敏感性是由于传统放疗的投射剂量较低,以SBRT为代表的高剂量放疗可明显提升肾癌的放疗敏感性。传统放疗时,仅有小部分细胞死亡,而对细胞系行单次剂量>6Gy的高剂量放疗后胞死亡呈指数增加。随着放射治疗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逐步深入,高剂量放疗杀伤RCC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被逐渐阐明,在此过程中,一些生物分子如缺氧诱导因子-1α、酸性鞘磷脂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1等发挥重要作用。另外,SBRT的远位效应对RCC的治疗也有积极作用。远位效应(abscopal effect)是指在运用局部放疗治疗肿瘤时,随着患者原发病灶的控制,未受辐照的远处病灶得到部分甚至完全缓解的现象。远位效应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肿瘤放疗后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生成抑制,放射介导免疫系统的激活,自然杀伤细胞的激活增强,抗肿瘤蛋白和抗血管生成蛋白的生成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