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梅志 万笑笑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梁华杰,40出头,从2013年起任河南省新安县中医院急诊科主任。新安县中医院规模不大,但梁华杰在急诊圈里很有名气,在全国性的急诊交流平台——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担任副秘书长。
新安县辖区内有50多万人口,成规模的医疗机构不少于3家。同全国大多数的县级中医院一样,建院不到30年的新安县中医院也一直面临人才缺乏等发展困境,能给到急诊科的支持更是有心无力。
来到“中转站”似的急诊科,梁华杰没有向困难低头,7年里摸爬滚打,带着团队一步步找到职业方向,收获患者的认可、同行的掌声和事业的自我价值,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科室业务纯收入连续三年名列医院第一。他本人也从急诊小兵成为活跃在全国各地急诊讲坛的授课嘉宾。《健康县域传媒》专访梁华杰,看这位倔强的急诊人如何突破职业“天花板”,迎来事业“第二春”。
河南省新安县中医院急诊科主任梁华杰
跳出“中转站”和“搬运工”思维
从上世纪80年代急诊医学科开始独立成科以来,急诊医学科在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医院就一直存在定位不准确等痛点:急诊积贫积弱,急诊急救队伍极不稳定;急诊急救人对自己定位不清楚,工作目标不明确;急诊科就是患者“中转站”,急诊专业就是“没有专业”;院领导、科主任没有发展急诊专业的长远计划;急诊科任务繁重、待遇较低,留不住人;急诊与临床专科理念不同,互不信任;急诊与专科脱节,衔接不紧密;急诊信息化严重不足、院前院内信息互通不足。
一次偶然的出国机会,让梁华杰了解到美国医院急诊科工作理念,发现急诊科可以做很多事,急危重症患者的各种救治技术,急诊科都可以开展。“接触到国外急诊科的工作后让我眼前一亮,视野开阔了很多,不能自己给自己设置‘天花板’。我本来就有做外科的基础,急诊内外科都可以开展。”梁华杰说道,急诊科一定不是“中转站”“搬运工”的角色。
其实,梁华杰刚到急诊科时,科室缺少救护车司机,梁华杰就自己开救护车;护士忙不过来,没有人扎静脉针、导尿,梁华杰就自己来;科室缺医生,梁华杰就连续两个月在医院值班。梁华杰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当初在郑大一附院学习时,各科室开展手术时他都会抽空去观摩,回来后再自己琢磨,知识多学点没坏处。
认真对待每一位急诊患者
急诊科接诊的任何一个患者,梁华杰都会认真去对待,哪怕是很小的外伤,他都会按美容整形手术的标准来做。手足外伤的手术梁华杰之前没有做过,他就先自己琢磨,多看书勤查资料,一点点进行学习,有的手术请专家来做一次,自己看一遍,下次自己就要上。
在梁华杰的积极带动下,新安县中医院急诊科从最初只会“搬运”病人,到能够救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处理严重创伤,进行复苏后介入。梁华杰带领团队把急诊科做出了名气,院领导也对急诊科的印象大为改观。
心肺复苏是所有医护人员都要求会的基础技能。但是真正把它当成绝技来练习的人应该不多,梁华杰便是其中之一。
梁华杰曾经遇到一个患者,在心跳停止一个小时后通过心肺复苏又有了心跳。梁华杰是个认真的人,想不通患者为何在心跳停止那么长时间后还能复苏过来,就找到患者家里。原来在患者来院之前,村医一直在给病人做心脏按压。梁华杰明白,这是他能够成功复苏病人的前提。
自此,梁华杰才真正认识到胸外心脏按压的重要性,到医院后,梁华杰就教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练习,这样一认真效果就出来了,曾经有一位病人心跳停了,梁华杰与他的团队持续按压五个多小时还有自主呼吸、有心肌收缩的心梗病人,这样的救人态度,经他们救治的病人复苏成功率大幅度上升。在这以后,卫生院有了急危重症患者都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新安县中医院急诊科。
2019年5月10日,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河南省联盟宣布成立,梁华杰担任第一任秘书长。
“急诊做不好有一万个理由,想做好却也有更多的困难,我们必须为生命负责,必须为县级急诊的发展负责,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把县级急诊学科做大做强!”梁华杰在成立大会上这样说道。他倡议河南县级医院院领导和急诊人要“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要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刚开始走出去讲课时,梁华杰不是很自信,但讲课结束后听课的同仁都很震惊,纷纷问他是哪个医院的。梁华杰当时很诚实地说:“我来自新安县中医院,急诊科10张床,加床最多加到29张!”在之后,他到浙江、河北、江西等全国急诊科主任培训班上演讲,大家在听过他讲的内容之后,多次邀请他参加各省的急诊高峰论坛,他也借此机会认识到全国急诊领域的许多专家,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也先后参加了《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专家共识》《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规范专家共识》《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等三部专家共识的制定。
在这一期间他看到,有的县医院急诊科的条件好得多,却只做“中转站”和“搬运工”,他不禁惋惜。梁华杰希望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来影响、带动大家,真正把急诊做强。“救人是很快乐的,我水平能力都一般,但我就是不服输,希望大家也都能拥有自己的职业尊严,自信、自立、自强把急诊科做好。”梁华杰坚定地说道。
“急诊强的,医院绝对不差;医院再大,急诊科不行,就是对急危重症不负责,也说不上真的强!”梁华杰认为,县级医院的院领导,要以群众生命为重,强化急诊科建设,而不是只是口头上重视,院领导对急诊科的认识就是医院急诊科的明天。梁华杰希望更多的县域急诊能够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救治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王营
审核:汪言安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