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访谈|杨琼:凭一身“硬本事”,打赢人才流失战
记者:马源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做县域不可能让你发财,而且还会很辛苦。但是只要好好做,无论置身何处,老百姓都会尊重你,理解你,并会将你放在心上。”——杨琼
与杨琼的接触为数不多,最深刻的影响就只有一个字“忙”。在这个认知上,想必但凡是采访过他的记者都有此共鸣。如果交集再多一点,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惜字如金的人。他专注于“医术”,不喜活在聚光灯下,每一个问号后面仅只有一个句号,若不及时跟问,那问题也只能止步于此。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院长杨琼
他不会迎合你,无论你是谁?为此,他的专访极难约上。今年是他被任命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的第6个年头,也是最具考验性的一年。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这对杨琼来说依旧无关痛痒。
用好发展“助力器”
突发的疫情,迫使众县域医院的日子极度难过,倘若没有一些“硬本事”,是熬不过来的。杨琼坦言,“横空出世的危机,对于整个医疗行业来说都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巨大冲击,更别提各方面都相对薄弱的县域。从今年一月底开始,全国各县域医院都毫无准备的进入了“慢动作”,甚至部分诊疗业务长时间处于“停摆”状态。为此,互联网医疗也就成为了发展‘助力器’。”
县域医院不同于大三甲,是坚守的第一道防线。因而在信息化建设上更要不容差池地“亲力亲为”。杨琼讲道,“滕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总人口就有157万,这也强调了我们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以围绕医疗服务为中心,来改进服务流程,达到惠民便民利民。”
“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考虑上,我们和其他县域医院一样,早前都是以财务管理为系统,后期转变为以业务为主,现在又倾向于是以患者为中心。”在提到建设经验时,杨琼又表示,信息化建设要多方面适度考虑,单从医院角度考虑会造成患者不买账,运营效率上也就起不到一盘棋作用。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作为一家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其“一举一动”都有着严格规划。杨琼谈道,“就拿信息化建设为例,在发展方面是与医院整体的五年发展规划相统一的,立足于全院长远发展的高度,按照每五年一个周期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杨琼的话,真诚而又朴实,又莫名带着令人入迷的魔力。他坦率地说道,“如今,我们医院的信息化较于山东其他县级医院来说,是走在前面的。但是在整体互联网医院开展方面,我们仍处于起步阶段。”
说起互联网医院开展最得意的部分,还属慢病管理这块。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围绕糖尿病、高血压独立开发了一个带有服务终端器的软件系统。杨琼解释道,“以糖尿病为例,患者出院后医院会给他们佩戴一个血糖终端测量仪,从而让患者的血糖、血压进行实时传送,通过动态监控医院对患者的病情就能做到一个很好的把控。”
同时,慢病信息化管理是服务于医生和患者的强有力的手段,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把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信息进行电子化录入,通过互联网平台的管理可以做到医、护、患的有效沟通,增加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利用信息化工具管理能及时提醒患者来院复诊,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达标率,这样可以避免只用药不监测不调整治疗方案,能有效的预防严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做好心理题
此外,杨琼还告诉《健康县域传媒》记者,“作为县域龙头医院,在慢性病管理(糖尿病)方面责任重大,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做了多方面的设计。首先是在理念上要重视,慢病管理不仅管理疾病,还对患者的认知、行为和心理进行干预。其次是管理方法,要统筹协调、共建共享、预防为主、分类指导,在管理中要遵循三级预防策略”。
在实际管理中,还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患者信息录入糖尿病慢病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统计、人工智能分析、定期随访等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建立全院血糖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和血糖仪的质控测试制度,定期与检验科设备进行比对。
涉及信息化与医共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杨琼直言,“信息化是实现医共体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搭建好信息化,医共体建设在实现分级诊疗方面就是一句空话。”他稍作沉默了一会后,又补充道,“我们是第二批国家重点医共体建设的试点县,医院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稳步推进的同时,已与10家中心卫生院实现了信息共享,下一步,按照部署和要求还将分期分批的把剩余的几十家乡镇医院也纳入到医共体建设的范畴。”
目前,医院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21.8万平方。开放床位2600张,拥有临床、医技科室7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精品特色专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14个。在职职工29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900余人,高级职称人才500余人。更值得关注的是,年门急诊量达到了260余万人次,出院患者12万余人次。此外,开展各类手术7万余台次。
毫不夸张的来讲,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作为地市级综合性医院,除去医疗中心的“身份”,活脱是山东省在县级医院建设当中的一个标杆医院。就单拎一个心理门诊细说,其做法堪称“教科书”级别。因总结了SARS期间医护人员发生的心理障碍教训,对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视度有着极高的认识。故而,医院会定期定时对医务人员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顾名思义就是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而在杨琼看来,这不是一种职业,反而是一项作为医者的岗位技能。他沉着地说,“心理疏导虽说只是四个字,但其重量堪比‘流星锤’,尤其是在此次疫情救治中,更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下好人才“先手棋”
不得不说,杨琼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和吸纳教训的人。他强调道,“在2001年心理门诊建成后,无论SARS期间还是新冠期间,我院对心理疏导工作一直是紧抓不放的,不局限于医护和患者,是针对包括清洁工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
县级医院要发展,“人才”是瓶颈问题。近年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围绕着人才强院、科技兴院、医德立院的三大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和学科建设,尤其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取得了亮眼的成绩。目前该院医生队伍中,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已经占到了80%左右。学科快速发展,目前形成一系列的学科群,成为本地区学科发展的优势,在学科专科竞争发展上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承担了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4项,市级的100余项,发表了可信论文每年在100多篇,SCI论文每年在20篇左右。
杨琼表示,“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和第一生产力”。因此要认识到:第一,人才比黄金贵;第二,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第三,一定要发现和科学的使用好人才,真正发挥伯乐的作用,发挥好千里马的功能和作用。围绕着团队建设和个人的成长,发挥好狼群的精神和士卒的精神,狼群精神就的就是团队、坚毅、效率。士卒的就是向前、勇敢、果断、刚强,永不退缩。第四,要感情留人,作为医院,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按照“保姆”“店小二”的精神对人才进行服务,进行管理,进行使用。
而今,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已经与美国、德国、意大利及北京、上海等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建立了人才交流协作机制。
截止目前,已选派54名优秀青年医生前往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际顶尖医院进修学习;年均选派100余人到国内各大医院研修,200余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带回了国内外一流的发展理念和先进技术。
杨琼介绍,我院还借助上级医院在管理、品牌、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传经送宝,量身定制人才发展方向。并联合院内外优势资源,建设“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力打造一流的产、学、研实验室平台,助力人才发展。
“一个医院想要念好用人‘活’字诀,就要大胆的探索适合医院自身的人事制度,提高人员整体积极性,打破晋升‘天花板’。我院就通过积极尝试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从而脱颖出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杨琼感叹道,新的用人制度给医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意识,更激发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热情,加快了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责任编辑:孙凡
审核:江元溪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