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丨我国肺癌的发病与死亡现状,及筛查、诊断、治疗

2020
10/29

+
分享
评论
癌度
A-
A+

微信公众号:癌度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肿瘤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肺癌是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综合研究,系统介绍我国肺癌的总体情况,以及肺癌筛查、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标准。


跳跃的曲线,我国肺癌发病和死亡现状


2015年,我国新确诊的肺癌患者总数为78.7万,相当于每天有2100人被确诊为肺癌。在性别上,男性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女性,总体肺癌患者中约有52万男性和26.67万女性。


图1 2014年中国肺癌发病情况


从居住环境来看,城市的肺癌发病率低于农村。其中比较显著的特征是40岁以下的肺癌很少,在40岁之后,肺癌的发病率呈现一个快速跳跃的曲线。男性和女性分别在80岁和84岁达到发病率的峰值,然后出现下降。


图2 2014年中国肺癌死亡情况


2015年,我国约有63万人因肺癌而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700人因肺癌而去世。其中男性肺癌死亡人数为43.3万,女性肺癌死亡人数约19.73万。农村地区的男性肺癌死亡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相对较差的医疗和经济条件有关。


图3 中国吸烟男女性别情况


肺癌发病率陡然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环境污染、吸烟、室内煤烟污染有关。煤炭与生物质燃料烹饪都容易导致肺癌。


但要遏制肺癌的发病最有效的措施是控烟,根据《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我国成年人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0.5%,约一半的男性吸烟,女性的吸烟率很低,仅为2.1%。大约16.1%的人信誓旦旦地决心要戒烟,但90%的人未曾使用任何帮助来戒烟,成功戒掉的概率也比较低。


烟草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当然烟草也是挣钱的一个垄断行当。


总体而言,我国肺癌的发病情况很严峻,任重而道远。


早期肺癌的筛查


在肺癌发生转移的时候确诊并进行手术切除,是治愈肺癌和降低因肺癌而导致死亡的最佳举措。发达国家已经证实,通过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有效


医科院肿瘤医院开展的项目表明:40岁以上无症状的高危人群筛查,在4690人中发现了0.6%的肺癌,其中早期肺癌占比76%。这个比例数字算是很高了,相当于检查1000个高危人士,可以挽救五六个人的生命。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对于肺癌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有效发现早期肺癌。并可挽救这些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命。这提示吸烟、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或居住环境有较多煤烟的人应该进行早期肺癌的筛查。


对于肺癌,需要这张路线图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传统体检的X射线不能有效确诊肺癌。诊断肺癌需要高分辨率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早期肺癌或“毛玻璃样”结节,可以将扫描切片之间的间隔做到很小(0.5-1毫米),获得一系列清晰的扫描图像。


PET-CT的使用目前也在逐渐增加,这种影像学检查技术不仅可以评估整个身体的患病情况,还可以判断是否有远端的转移灶。这对于传统胸部CT难以发现的转移灶来说,使用PET-CT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骨扫描可以用来进行评估患者是否有骨转移灶超声检查则是用来评估锁骨上的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胸部X光片现在不怎么常用,这个技术只能显示较大的肿瘤病灶。


除非是在某些浸润胸膜或纵膈的特殊情形,一般比较少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脑部转移病灶的情况,一般使用增强核磁。


进行了影像学检查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术前病理检查,这对于后面的治疗很重要。


支气管镜病理活检与细胞学刷片检查对中央型肺癌非常适用,CT引导的经皮肿瘤穿刺术适用于周围型肺癌,以及不能耐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


约95%的肺癌可以通过病理检查确诊。确诊后的手术多数是微创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出现,使得手术创口越来越小,效果也越来越好。


图4 疑似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流程图


如果在体检的时候发现毛玻璃结节或亚实性结节,那么就需要进行随访,如果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就需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如果病灶达到1厘米以上,则可能需要考虑穿刺。进行综合评估之后,患者需要进行手术。但是目前没有针对疑似肺癌的通用治疗方案。在癌度APP的胸部社群,有很多关于肺部小结节的讨论,切除不切除,有时候意见并不一致。


晚期肺癌,具体治疗因“病”而不同


晚期肺癌一般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包含部分三期肺癌,以及几乎所有的四期肺癌。


对于晚期肺癌,如果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案,但这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证据。


一旦患者病情进展,建议进行穿刺活检,并再次检查基因突变情况,以判断可适用奥希替尼的情况。有T790M突变则使用奥希替尼。没有T790M则使用铂类联合贝伐单抗。


图5 晚期肺癌的系统治疗


对于ALK突变的患者而言,克唑替尼、艾乐替尼、赛瑞替尼是主要的一线治疗措施。ROS1突变的患者一线可考虑克唑替尼。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克唑替尼在一线使用的比例最高,克唑替尼治疗失败后,可考虑赛瑞替尼或艾乐替尼、布格替尼。当然还有第三代药物劳拉替尼。


如果没有检测到驱动基因突变,或者是肺鳞癌患者,往往考虑一线使用铂类联合PD-1,考虑到中国患者仍有肺鳞癌存在EGFR突变,因此对于非吸烟的鳞癌患者,也建议进行基因检测。


对于小细胞肺癌,依托泊苷联合顺铂依然是数十年来最受欢迎的方案,目前有免疫治疗药物获批联合化疗用于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具体治疗抉择上,患者可与主治医生沟通。


总之,晚期肺癌的治疗应该以具体的肺癌亚型,基因突变、PD-L1表达等而有所区别。治疗方案有时候也面临诸多选择,大家可在癌度APP的肺癌群组进行交流探讨。


对于肺癌,我们的办法


提倡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点手术是最为关键的。尽管机器人微创手术技术发展很快,但部分毛玻璃结节是良性的,所以应避免过度的手术治疗。


对于所有肺癌患者来说,长期生存是主要的目的。所以应该强调标准化的随访、治愈后积极监控。以便于可以早期发现复发。


得益于医保对很多靶向药物的覆盖,很多抗癌名药进入了医保,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艾乐替尼、奥希替尼、克唑替尼、艾乐替尼、西妥昔单抗等。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可及性,中国肿瘤药物批准速度越来越快。但需要警惕的是跨适应症用药,以及不规范用药。


对于肺癌,说战胜了它还为时尚早,但是对于未来,我们一定有越来越多的手段和措施。


参考文献 

Shugeng Gao.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Vol. 15 No. 10: 1567–76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基因突变,肺癌,筛查,现状,深度,诊断,死亡,男性,女性,胸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