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维A酸这类药物,于1955年被首次合成以后就被广泛用于皮肤科,它们的不良反应您有了解多少?今天我们就来讲维A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应对策。
皮肤黏膜相关不良反应
皮肤黏膜的不良反应发生较早,也是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论是外用还是内服都可发生,其中唇炎的发生率最高,占85%,但这也是药物吸收的表现,其他如口干、眼干、面部红斑、 睑结膜炎及干燥症均高于30%。皮肤黏膜反应可以通过保湿剂、滴眼液、润唇膏等得到改善。
对眼睛的影响
有报道服用异维A酸的患者中20%~50%可发生睑结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结膜囊的定植数也显著增加。此外,也有角膜浑浊、白内障的报道,但发生率很低。以上不良反应的产生与维A酸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使泪液中的脂质成分减少有关。有规律地使用人工泪液可降低睑结膜炎的发生率。若已出现了睑结膜炎,外用抗生素眼药水有效。
视网膜的功能异常及患者的暗适应能力差与维A酸干扰了视力的色素或视紫红质循环有关。患者发生假脑瘤症状时,除了有视力异常外,还伴随有呕吐、恶心、头疼、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已有服用异维A酸发生假脑瘤的报道。
对骨骼的影响
对骨骼的不良反应包括:异常的长骨重建,脱钙、进行性韧带钙化,肌腱的嵌入,骨皮质肥厚、骨膜增厚、干骺端过早闭合及骨质疏松。其发生的机制不清楚,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维A酸和特定的细胞因子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加速了成骨细胞的成熟。
对血脂的影响
维A酸可导致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增高,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降低。维A酸对血脂的影响为可复性的,停药约4~8周可恢复正常。
对肝脏的影响
维A酸可使肝脏的转氨酶(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而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胆红素的升高较少见。其中以阿维A酯的发生率最高。若肝酶水平只是轻度升高,可继续用药。一般情况下,转氨酶可恢复正常。当肝酶大于正常上限水平3倍以上时,必须立即停药,直到肝酶恢复正常时,才能在监护下使用较小剂量的维A酸。
对肌肉的影响
主要发生在异维A酸治疗的患者中,肌痛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常与患者所承受的体力的负荷成正比。高危人群为运动员、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常伴有肌酸磷酸激酶明显升高,但不伴随横纹肌溶解。故患者有严重肌痛时,应行肌酸磷酸激酶检查。
致畸性
致畸是维A酸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摄入1000IU/d<或低于此量的维生素A(视黄醇酯或视黄醇) 是安全的。系统运用维A酸的安全阈值尚未确定,因此妊娠妇女中无使用该药物的最小安全量,停药后需避孕的时间在不同类型维A酸类药物也不相同。
维A酸主要影响头部神经嵴的发育,在妊娠3~6周服药者致畸的危险性更大。若在妊娠最初的3个月服用了异维A酸,大约50%的新生儿会出现上述畸形、流产和死产的发生率也升高。阿维A酯和阿维A较异维A酸的致畸率低,此结果可能与服用前者的患者年龄较大,药物在临床的使 用时间较短有关系。由于阿维A在乙醇的存在下,可再酯化为阿维A酯,故患者服用阿维A后,其避孕的期限为停药后2年,异维A酸的避孕期限为停药3个月,维胺酯的避孕期为停药后5个月。
对头发和指甲的影响
据报道毛发生长期脱发的发生率为10%~75%。阿维A较阿维A酯更易导致脱发!异维A酸和贝占罗汀引起脱发少。脱发呈剂量依赖性,为可逆性,当患者停药或减药时,脱发可完全恢复正常。脆甲症和甲裂较常见,甲营养不良,甲剥离的发生率低,且多见于服阿维A的患者。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假脑瘤的发生率不高,然而是维A酸最重要的不良反应。头疼伴有恶心、呕吐、视力变化时应立即做进一 步的检 查以排外假脑瘤的发生。在一项早期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异维A酸相关的假脑瘤患者中,有半数同时服用四环素或米诺霉素或多西环素,故为了防止假脑瘤的发生,避免以上3种药物和异维A酸同时服用。其他不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感觉异常和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