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据江苏华招网梳理,截至10月22日,就第三批国采落地发布相关文件的省份包括:
贵州、广西、北京、湖北、上海、内蒙古、江苏、辽宁、山西、重庆、黑龙江、广东、云南、天津、青海、江西、河北、福建、宁夏、海南、河南、安徽、甘肃、四川、西藏、吉林26省市。在上述26个省市中,明确规定第三批国采执行时间的省市达10个。通知要求,本次带量采购于11月1日起实施,各中选企业加快配送关系的搭建,确保医疗机构从11月1日起在平台上采购中选药品。通知要求,11月1日起执行第三批国采结果,做好第三批国采结果执行的相关工作,包括医保资金的预付和支付标准,未中选药品价格调整及使用等。通知要求,11月1日起执行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组织医疗机构与中选企业在10月15日前完成购销合同签订。通知要求,第三批国采的执行时间为11月1日起,至采购周期结束,全省相关医疗机构按调整后的价格进行采购,10月23日至30日签订三方协议。通知要求,11月1日起,全省参加集中采购的医药机构全面执行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如果此前省级带量采购中选的同一品种,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形成了新的低价,按照国家中选价格执行。通知要求,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于11月9日起执行,在9月26日至9月30日18:00,开展网上资质申报。通知要求,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于11月13日起在采购平台挂网执行。10月28日-11月1日,进行中选企业、配送企业合同确认签署;医疗机构在11月2日-11月6日,进行合同确认。通知要求,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自11月19日起全省执行。通知要求,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11月20日开始执行。具体进度如下:10月30前,完成中选药品增补挂网;11月5日前,完成中选药品配送关系维护和网上购销合同签订;11月10日前,完成未中选药品价格调整。此外,河南还明确,中选药品同通用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数量达到3家及以上的,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不再挂网。并鼓励未选择河南省的中选药品按照供应地区的中选价格供应,以中选价格供应河南省的,医保个人自付比例不做调整,各医疗机构在使用非中选品种时优先使用。值得注意的是,除河南省外,北京在通知中也提出,第三批国家集采其他地区中选品种也可以在北京挂网,供医疗机构自行选购。另外,截至10月22日,尚未发布第三批集采落地相关文件的省份还剩5个,
分别是山东、湖南、陕西、浙江、新疆(含兵团)。赛柏蓝回顾第三批国采的进度发现,从集采文件公布至集采结果执行,预计花费时间在3个月左右,可以说,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提速明显。
相信不日之后,第三批国采的中选结果就将在全国范围正式落地,届时相关集采品种的市场或将开始新一轮的洗牌。有业内人士对赛柏蓝表示,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对于药品本身的影响,一个是对于药品终端的影响。从药品本身来看,对于中选品种、非中选品种、未过一致性评价品种,随着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的落地,在政策待遇、挂网价格、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将出现明显的分化。从药品终端来说,目前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主流渠道与主要的采购份额仍然是在公立医院。由于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仿制药降价与原研药替代效应,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始对于不同药企的渠道选择产生影响,也开始影响不同终端渠道的药品使用情况。总的来看就是,
仿制药在公立医院的使用占比会提高,原研药品等未中选药品,甚至未过一致性评价品种,会更多的选择零售药店、民营医院等渠道。有分析指出,由于难敌国产仿制药较强的降价压力,不少原研药企考虑到其全球药品价格维护、患者品牌忠诚度等因素,开始选择转向院外销售。就上述问题,礼来制药希爱力及零售事业部负责人徐家伟对赛柏蓝表示,由于带量采购可能有效的降低药品价格,节约医保资金,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国家层面希望将更多的品种纳入带量采购。对于原研药企来说,虽然原研药的价格相对较高,但是从礼来的角度来说,也希望随着国家的政策去尽量的降价,实现以价换量,但是如果价格过于低了,也确实无力应对。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推进,跨国药企的原研药在大型公立医院的份额可能会出现下降。但是与此同时,跨国药企也会更加重视零售药店等终端渠道,一些病人尤其是慢性病人的管理也会依赖于零售药店,相信好的产品和服务总是有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来看,为了应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很多的跨国药企也在转型——逐渐减少过专利期的产品,并推出更多新的创新产品。目前,国内新药上市周期在缩短,相关部门也在进行医保资金的腾笼换鸟,这些都有利于创新产品的市场表现。总的来说,之后,跨国药企的原研药可能更多的会放在零售渠道,新上市的药品还是以公立医院市场为主。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常态化推进,并在品种和主体上进一步扩围,上述效应也将进一步凸显。
附: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


本文版权归赛柏蓝(ID:Mic366)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