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女子突发肢体无力,一查竟是胶质瘤!胶质瘤为何令人谈之色变

2020
10/26

+
分享
评论
神经外科专家张波主任
A-
A+

提起“脑瘤”,大家往往对手术心存顾虑。患者和家属经常询问的便是,手术做完会不会“傻了”“瘫了”。而对于一个专业神经外科医生来说,如何将肿瘤从众多神经、血管中完整切除,而不引起神经功能的障碍就是问题的关键了。近日,张波主任带领团队利用荧光指引结合多模态磁共振导航技术成功切除功能区胶质瘤,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52201603677246908

53岁的王阿姨最近频繁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偶尔还会不自主出现肢体抽搐。来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王阿姨的脑部额叶靠近运动和语言中枢的地方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辗转好几家医院,均被告知,王阿姨脑内的肿瘤目前考虑是胶质瘤,且肿瘤巨大,最大径接近7厘米,手术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但是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手术极有可能损伤邻近的运动及语言中枢,风险较大。多方打听以后,王阿姨一家人来到我院,找到了张波教授。

张波主任仔细查看患者影像资料后指出,患者肿瘤临近功能区,术后确实有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但是对于胶质瘤,国际上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全切肿瘤,张波主任决定使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黄荧光引导结合多模态磁共振导航技术完成这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

20921603677247334

术前,放射科医生详细采集并处理患者的磁共振数据,得到了患者肿瘤与神经传导束的关系,结果显示患者肿瘤并未完全侵袭功能区,但已经对功能区的神经传导束造成了压迫。这也意味着,如果术中精准切除肿瘤,患者神经传导束得以保留,术后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精心的术前准备以后,张波教授带领肿瘤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在普通显微镜模式下,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边界十分模糊,但是切换成黄荧光模式,就可以清晰地区分出肿瘤组织了。张波主任小心翼翼地分离肿瘤边界,完整切除肿瘤,患者的神经传导束得以完整保留。经过术后的恢复和功能锻炼,患者肢体活动和语言功能均恢复良好。

21603677247682

张波主任指出,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特点就是呈浸润性生长,术后容易复发。所以手术的难点就是如何在保证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完整切除肿瘤,减少或者延迟肿瘤复发。荧光显微镜及神经导航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脑肿瘤患者,而且适用于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该技术也为这些疾病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肿瘤,胶质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