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一位职场妈妈的三十而已,背不了孩子,就“背奶”吧!

2020-10-23   MV医学微视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如果不及时挤奶,会造成母乳分泌减少甚至回奶,所以要规律挤奶。

  提个问题:   如果你在公交车上或地铁上看到一位哺乳妈妈暴露乳房喂奶,你有什么感受?   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听到一个婴儿哭闹不止,你又会有什么反应?   鄙视? 不解? 恼怒? 还是同情与感同身受?   我们常说母爱伟大,但不曾做过母亲,不曾体验过生活中母亲面临的一次次挣扎与坚毅,又谈何理解“母爱伟大”。    

一位哺乳妈妈的三十而已

    我今年32岁,是一名职场女性,同时也是一名哺乳妈妈。   第一次做妈妈,我有些忐忑不安与手忙脚乱。   去年,过五关斩六将,我们的小家成功迎来了新的小生命,我们的三口之家也开启了人生新阶段。   我原以为闯过分娩这道难关,   小家伙出生之后,将不会有比怀孕生子还难的事情。   42891603407996795     后面才发现分娩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太多的难关等着我去攻克,仅仅喂奶这一项,就有大量的问题等着我: 小家伙每天吃几次奶比较好?喂多久才能断奶? 今天要出门办事,要不要带小家伙一起?要是路上小家伙饿了怎么办? 休完产假复工之后,小家伙的口粮怎么办? 听说可以提前冷藏和冷冻母乳,具体要怎么做呢? ……   作为一名医学科普工作者,以上的难题,经过我大量的查阅专业书籍与咨询专业医师和护师,得到了最好的解答。   相比休产假时的喂奶,很多职场妈妈可能更关心的是休完产假复工后,如何给孩子备奶和“背奶”。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重返职场后的“背奶”之路和心得。    

“背奶”妈妈的一天

   

1

07:00

  亲喂宝宝,两侧乳房都要喂,排空乳房。   有的妈妈早上赶时间,来不及亲喂宝宝,或者只给宝宝吃一侧乳房,这都是不建议的。因为宝宝一夜不吃奶,乳汁会积存在乳房中,会导致胀奶,所以,两侧乳房都要排空。  

27881603407996927

  将消毒烘干好的奶瓶、喇叭罩用干净的储物袋装好,和吸奶器、冰袋、存奶袋一并装入背奶包中。   背着奶包,我挤入了北京早高峰的地铁。   40971603407997028    

2

11:00

  忙忙碌碌的工作,每3-4小时就会被乳房隐隐的胀感打断。     如果不及时挤奶,会造成母乳分泌减少甚至回奶,所以要规律挤奶。     96961603407997136     把手洗干净,找一个安静隐蔽的空间挤奶,   每侧大概挤10-20分钟。   挤奶后将奶瓶刷洗干净,单位无法消毒的情况下可以用开水烫一下并晾干。  

3

11:30

  挤出来的母乳倒入一次性存奶袋中,一袋不要存过多母乳,120ml为宜。   将里边的空气排净并密封好,在袋上写清楚日期和奶量,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   如果单位没有冰箱,可用便携式冷藏箱保存。  

4

15:00

  重复上述的2、3步骤。  

5

18:00

  将母乳放入装有冰袋背奶包中,或用便携式冷藏箱,将母乳背回家。  

36271603407997224

 

6

19:00

  回到家后   ,如果宝宝暂时不喝,将母乳从奶包里拿出来,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   同时将冰袋也放入冰箱冷冻,奶瓶进行消毒,以备第二天使用。   母乳保存方法如下(建议收藏!):   35641603407997332      

冷藏/冷冻的母乳如何加热?

   

冷藏母乳

  将冷藏的母乳放在不超过50℃的热水中逐渐加温,或者使用可以调节水温的温奶器;   加热大概20分钟,母乳加热至40℃左右,就可以给宝宝喝了。   40℃的奶温如何掌握?   滴在手腕上试一下,感觉   温度比手腕稍微热一点点就可以了。    

冷冻母乳

  将冷冻的母乳放置在冰箱冷藏层或冷水中解冻;   解冻后和冷藏母乳一样加热就可以了。  

注意!

  母乳解冻不能过快,要慢慢解冻,不能放在热水中解冻;   解冻后或冷藏取出的母乳,均不能放在微波炉里加热,也不能放在热水里煮,温度过高会破坏母乳的营养价值;       不提倡反复加热和解冻。不当的保存或者反复加热,会使乳汁变质。     

“背奶”之路虽然艰辛,但我觉得很幸福

      以上就是我通过长达八个月之久的“背奶之路”,总结出来的知识点啦~   这八个月间我严格按照以上的方法挤奶、存奶、背奶、热奶,只为宝宝能喝上新鲜有营养的母乳,健康长大。        

后记

    30岁可以乘风破浪,30岁不过“三十而已”。   30岁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定义”,它见证着我们从女性到母亲的变化。   “30岁”之后,我们将力量更多的放到了家庭,之后才是个人;将时间更多的留给孩子,之后才是自己。   从怀孕到分娩,再到“背奶”,每一次闯关,都是一次妈妈的成长记录。   最后,愿每一位母亲在“30岁”继续乘风破浪。 

专业知识来源: 医学微视官网-李晓丹《母乳喂养常见问题》 

#妈妈,母乳,乳房,奶瓶,加热#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