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到底是个啥?熊猫医生带你走进四川省肿瘤医院PET/CT中心
一、PET/CT中心简介
某肿瘤医院PET/CT中心正式成立于2015年2月,引进德国Siemens公司最新型的Siemens Biograph mCTs(64)扫描仪,52环探测器、64层CT、78厘米大孔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分子影像设备。我院同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日本住友HM-10HC回旋加速器及日本住友药物全自动合成模块,为PET/CT检查良好的质量与较高的诊断效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正电子药物是实施PET显像的先决条件。PET/CT中心可以合成18F-FDG、18F-FLT、18F-FMISO、18F-FET、18F-FECHO、11C-CHO、11C-ACE、11C-MET,使用显像剂数量全国领先。可从肿瘤细胞的糖代谢、DNA复制、乏氧、氨基酸转运速率、细胞膜合成速率等多角度对肿瘤疾病进行分子影像评价。
图1. 西门子PET/CT扫描仪和住友回旋加速器
三、PET/CT中心新技术简介
1、PET/CT&增强CT联合诊断
常规PET/CT:解剖相平扫CT,有些病灶密度并未改变,解剖结构未见异常,但代谢相PET采集却有放射性异常浓聚,此时引入增强CT ,观察可疑病灶区域血供情况,能够更好地指导诊断。
图2 18F-FDG PET/CT PET像显示膈顶局部结节状高摄取灶(a,白箭),CT像局部密度未见明显异常(b,白箭)。增强CT扫描门脉期显示局部结节状强化灶(c,白箭)。诊断为肺癌伴肝脏转移。
2、多显像剂联合诊断
临床上各位肿瘤随着其分期的不同以及肿瘤代谢情况的差异,其对常规PET显像剂18F-FDG的特异性摄取亦有不同。出现一些假阴性等情况;或者由于周边正常组织特异性吸收FDG导致微小病灶淹没在正常组织中不易发现。此时引入其他放射性药物作为显像剂,可以起到不同肿瘤、不同代谢途径有针对性的显像。
图3. 临床提示脑胶质瘤术后。常规18F-FDGPET/CTCT 像为等密度片结影(a,白箭),PET像显示术区边缘散在少许代谢增高灶(b,白箭),疑有肿瘤组织残留。18F-FLTPET/CT PET像清晰显示术区边缘代谢增高(c,白箭),明确患者肿瘤组织残留。
3、PET/CT用于放疗靶区勾画的定位采集
放疗靶区勾画定位在原有的CT、MRI的基础上,引入了PET定位,使靶区勾画更加精准,放疗效果评估提前且精准。
四、科学研究
1、发挥PET/CT和放疗学科联用在精准医疗领域特有的优势,利用我院先进的合成模块合成省内独有、国内领先的多种特殊PET显像剂FLT(胸腺核苷,反映细胞DNA增殖)、FMISO(反映组织乏氧)、CHO(胆碱,反映细胞增殖过程膜合成速率)、ACE(乙酸盐,反映细胞三羧酸循环速率)、MET(蛋氨酸,反映细胞氨基酸转运速率)、NaF(氟化钠,反映骨转移)等,研究改进合成方法、合成工艺,提高合成新药物的能力,为放疗的生物画靶、生物调强放疗等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和医疗支撑。
2、已有部分文献研究报道各个PET显像剂与近年来肿瘤研究所关注的热点如肿瘤多药耐药、上皮细胞间质化、免疫抑制、肿瘤自噬的关系,将本科室所拥有各个显像剂与这些来肿瘤研究所关注的热点密切联系起来。根据不同显像剂的特性将其重点的与某一个肿瘤研究热点(例如乏氧显像剂FMISO与肿瘤细胞上皮细胞间质化)结合起来。研究层面包括肿瘤标志物层面、机制研究层面、动物实验层面,并在研究过程中灵活运用各个思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发表一些高质量的SCI论文。
3、在临床研究方面,深入研究各种癌症临床指标(如如乳腺癌Ki67、ER、PR、HER2的表达)与FDG-PET半定量指标SUV(标准吸收值),以及SUV衍生的半定量指标MTV(代谢病灶体积)和TLG(总糖酵解量)之间的相关性。
深入研究前述各种PET显像剂在不同恶性肿瘤病人的代谢特点,研究它们在不同恶性肿瘤中诊断、分期与再分期、预测预后的能力,研究它们与恶性肿瘤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发表一系列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高质量SCI研究论文。
4、PET/CT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PET分子探针的研究。合成一系列EGFR、VEGFR、αvβ3/NRP-1、p32/gC1q等为靶点的新型化疗药物的放射性标记物,完成从标记、药物分析、药理学试验到临床前试验等一整套完整的实验,这些PET分子探针可辅助诊断恶性肿瘤、无创辨别恶性肿瘤分子病理类型及恶性程度、预测靶向治疗预后。
图4. iRGD多肽的靶向机理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