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设计:所选量表/评价指标不在多,而在于“精”!
昨天有位老师讲了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现象,就是她师姐在做开题汇报的时候,导师说她选择了3个变量指标,觉得有点少.....建议她应该多加几个指标......
真的是挺想笑的。
试问:你加那么多的指标(量表),你收集数据的时候真的能够都收集吗?患者就这么愿意给你填写吗?3个指标还不够?
这其实很多学生和临床护士老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总觉得自己的指标少,多几个指标就显得很自信。但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明显不是。
之前我们就提到过这个话题,大家可以点击这个链接看:科研论文的逻辑性怎么训练?| 科研论文写作
#硕士开题与选题注意事项: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下“授权教育”这个模式。因为,在社群中有老师提问这个问题,并且我认为她的思路不太对。所以,简单提示一下。
首先,先来认识一下授权教育。
授权教育(empowerment education)模式,是护士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提供指导,为患者提供处于改变某种状态或处境所必需的技能、资源、机会和权力。在授权过程中,护患双方地位平等,打破了传统护患关系中患者被动服从的地位。
授权教育的特点表现在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权,由患者自己主宰和做出决定,而非单纯的依从。其目的旨在帮助患者发现和发展自我管理责任的内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被授权的病人应有足够的能力对自身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决定和评价。
授权教育强调只有个体自己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才能真正意义上出现行为的改变。
简单来说,授权教育就是护士提供的是:①改变患者某个状态/行为所需要的技能、资源、机会和权力。②只有患者自己做出决定之后,然后付诸行动,这样的改变才有意义。具体的步骤包括:明确问题、表达情感、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和效果评价5个步骤。
给大家展示一个硕士论文中的授权教育的干预措施案例:
#那么,如果结合文章开始讲的评价指标问题,大家可以想一下,授权教育模式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很明显,应该是上面的“明确问题”中的“问题”,这才是最直接的评价指标。比如,患者的依从性问题不好,那么,我们如果应用授权教育的模式应用在患者上,那么评价指标应该是“行为或者依从性问题”,或者是“自我管理”这几个指标。
而生活质量指标则是二级指标。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