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做好这5件事

2020
10/21

+
分享
评论
宜唐院外
A-
A+

骨质疏松症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0.7%

骨质疏松症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0.7%,女性患病率高达51.6%。骨质疏松可大可小,严重时打个喷嚏都有可能造成骨折,还有可能影响呼吸。但预防骨质疏松,光靠补钙是不行的,应该怎么做?

骨质疏松常见症状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其常见的症状有腰酸背痛、身高变矮、驼背;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易发生骨折,常见于脊椎、髋部、手腕等部位。

骨质疏松可能会造成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常见于老年人,但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才会有的疾病,年轻人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骨量,也是有可能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除了老年人,以下这些人群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1、绝经后的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减少会加速骨量丢失。

2、缺乏锻炼者。平时不爱运动的人肌肉强度弱,骨量也会减少。

3、低体重人群。体重低、骨架小的人骨量也少,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也大。

4、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喜喝饮料、高盐饮食等会影响钙吸收,不利于骨骼健康。

5、患有甲亢、慢性肾病、肠胃疾病以及长期服用激素、抗胃酸药物等也会影响骨代谢。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人的骨量会在30多岁达到峰值,在峰值之后骨量会不断丢失减少,骨量峰值越高,罹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越低,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也会相应推迟,症状和程度也会更轻。因此,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储存骨量开始:

1、饮食要均衡。人的骨头除了钙,还包含多种矿物质、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因此日常生活除了要补钙,还要注意其他元素的摄入,均衡饮食、平衡营养。平时可多吃些绿叶蔬菜、奶类、豆类、坚果等补钙。

2、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吸收,减少肾脏钙排泄,是补钙的好帮手。平时可通过晒太阳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也可以通过食物来获取,如瘦肉、坚果、海产品等。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低盐饮食、作息规律、睡眠充足等都有利于骨骼的健康。

4、定期检查骨密度。40岁以上人群、绝经妇女等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时防治。


健康是从骨骼开始的,预防骨质疏松越早越好,年轻人应培养骨骼健康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骨量储备;中老年人更加不可忽视骨质疏松,更要注意营养塑造骨骼健康,减少骨量丢失。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维生素D,骨密度,预防,骨量,骨骼,补钙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