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的死亡率、发病率、危险因素与疾病负担的研究

2020
10/20

+
分享
评论
MEWS矩阵
A-
A+

全文2314字,欢迎关注!

摘要: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由于流行病学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中国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百万中国人已经脱离了贫困。然而,一些基础的用来描述人体健康的特征如预期寿命、幼年死亡率、疾病概况以及风险因子等却鲜有系统性的整体研究。同时,在2030健康中国的目标下,如何有效提升人们预期寿命并控制疾病是重中之重,而这些都离不开对国人疾病负担的研究。本期MEWS将为大家解读Maigeng Zhou等的《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作者通过对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的数据研究,在省份的水平上形成了一套疾病负担影响因素的总结。

研究数据

作者收集了GBD 2017在中国不同省份的全量数据,数据主要包括了:全因素死亡率、具体因素死亡率、282种致死因素下的损失生命年数、354种疾病或后遗症下的残疾生存年数、残疾调整生命年,以及与以上因素相关的84个风险因子,并利用这些数据展开研究。

在人口结构与时间因素方面,作者将人口疾病负担按照不同性别和年龄结构进行分类统计。同时整理了除新疆以外省份的死亡率、发病率和相关的疾病风险因子。在死亡率方面,作者整理了GBD的32省死亡率数据并参考了GBD的死亡模型。同时整理了出生率、发病率、残疾调整生命年、社会人口指数,整理如下表所示:

表1. 中国因25个主要原因造成的17年内死亡率和生命年损失变化情况

表2. 中国22个残疾受伤因素导致的17年内残疾生命年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

文章结果显示,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阻肺和肝癌是2017年五种造成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YLL)最多的疾病。其中,中风是造成中国人口YLL最高的疾病,尽管由于中风造成的标准年龄死亡率有所下降;相反,缺血性心脏病造成的标准年龄死亡率却有所上升;对于慢阻肺来说,尽管在17年内慢阻肺的年龄标准死亡率已经得到下降,其造成的YLL水平仍然在所有疾病中位居前列;而肺癌的标准年龄死亡率则从1990年的第13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三位,亦造成了较高水平的YLL。

1990到2017年间造成最高的残疾生活年数(YLD)的三个疾病分别为肌肉骨骼疾病、精神疾病和感觉器官疾病。其中,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平均YLD上升了32.1%,意外事故造成的平均YLD上升了27.8%,心血管疾病上升了20.9%。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方面,下图展示了17年间25种疾病的绝对变化情况和相对排名变化情况,其中有18种疾病,其造成的平均DALY值有所上升。

表3. 造成DALY最高的25种疾病变化情况

在死亡人数、DALY占比方面,较高的收缩压、吸烟、高钠饮食、颗粒物污染是在这方面最严重的四个危险因子(2017年)。在2017年,高收缩压造成了254万人的死亡,其中95.7%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从省份地区来看,北京和澳门是仅有的所有统计的高风险因素造成死亡人数和DALY都明显较低的地区;在上海,除了结肠癌、直肠癌和先天性出生缺陷之外,其他风险因子造成的年龄标准化的YLL相对较低;香港的情况类似,除结直肠癌之外其他因子造成的死亡和DALY较低。

在总体风险暴露值方面,1990年到2017年中国最高的风险暴露值为身高体重指数和颗粒物污染。将年龄标化后,身高体重指数、颗粒物污染、酗酒、高血压、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大陆所有省份均有所上升。其中,身高体重指数上升最为明显。相反的,所有地区的年龄标化后低水果消费的风险暴露指数在这段时间内有所下降。空腹血糖的风险暴露值在除海南之外的地区均有所上升。另外,有16个省份在钠元素饮食消费的风险暴露值有所上升。2017年,在21个省份中吸烟是对DALY影响最大的因素,而在其他省份中,吸烟分别是影响DALY第二和第三的因素。

结果讨论

总体来说,从1990到2017的这些年间,中国各省份人民的平均健康状况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改变,造成死亡的高风险因子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对于中国来说,在过去20年间,人们的平均健康水平已经明显高于预期。中风、慢阻肺、肺癌、肝癌、胃癌和脖颈疾病的死亡水平较高。其中,中风和心血管疾病是对DALY影响最高的两个疾病。即使在不同的省份之间,这个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大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因中风和心血管疾病造成的DALY损失更加显著。同时,健康水平在不同省份之间差距较大表明我国在统一健康水平的路上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何使不同省份地区之间的人口健康水平同步发展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最后,疾病负担的概念可以较为全面地描述人类的健康水平,对政府决策以及未来的健康保险产品发展都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资料:

Zhou M , Wang H , Zeng X ,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The Lancet, 2019, 394(10204):1145-1158.

声明:MEWS矩阵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MEWS矩阵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危险因素,数据,指数,年龄,预期寿命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