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吃对食物,躲避“秋燥”伤害

2020-10-19   丛玲带你看名医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对付秋燥,有些人说要滋阴、降火、润燥,有些人又说要温补,究竟哪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解燥”方式

皮肤干痒,口干唇裂,咽喉肿痛……

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如果你也出现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被秋天的“燥邪”伤到了。

56921603084662449

中医认为,秋天主燥,燥邪当令。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 对付秋燥,有些人说要滋阴、降火、润燥,有些人又说要温补,究竟哪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解燥”方式呢?

吃对食物,躲避秋燥伤害

01

橙色蔬果缓干燥

胡萝卜、彩椒、芒果等橙黄色蔬果富含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嘴唇和咽喉上皮细胞完整性,从而缓解秋燥。

69481603084711718

燕麦、小米、高粱、薏米、红豆等粗粮的谷皮和糊粉层也富含有利于皮肤健康的B族维生素。

02

牛奶豆浆要多喝

牛奶、豆浆含有大量水和蛋白质,最好每天喝上300毫升。

喝粥能防秋燥,汤汤水水也不能被忽略。平时海带、山药、藕、冬瓜加排骨炖汤或鱼汤都能滋补润燥。

03

坚果含锌助保湿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合成细胞膜表面磷脂的原料,磷脂充足,细胞中水分就不易流失。南瓜子、山核桃中的锌也有助于预防皮肤干燥。

04

白色食物养肺好

肺喜润而恶燥,入秋后肺也最易出现不适,引起咳嗽多痰等问题。中医上讲白色食物入肺,因此,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

例如藕、莲子、山药等

67071603084737701

除了吃,防秋燥还可以这样做

16461603084755030

1.少量多次喝足水

秋天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

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能更有效地抵御秋燥。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这是一个最少量,每天喝2000~3000毫升都可以。

71681603084773373

2.劳逸适度

民间有句老话,“夏过无病三分虚”,夏秋交接之后,人极易倦怠、乏力等,导致脾虚、胃虚、气虚,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消耗的保护性反应。

此时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

尽可能保证夜间睡眠充足,并坚持午睡,做到劳逸结合。

70271603084784952

3.注意保暖

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适度的“秋冻”,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但如果到了深秋时节,气温已明显下降,仍穿着薄衣单裤,极易受到寒冷刺激,引发感冒等疾病,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适时增加衣服,防寒保暖。

文章参考:生命时报、健康浙江等

#秋燥,皮肤,食物#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听说吃辣可以减肥,是真的吗?
    打开APP 丛玲带你看名医
  •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注意什么?
    打开APP 丛玲带你看名医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