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宫颈癌早期征兆的细胞变化,还可以实实在在地预防浸润性宫颈癌
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呈愈演愈烈之势,疫苗成了世界人民最为迫切的盼望,也是人类战胜新冠病毒的希望焦点所在。
同样,面对大肆吞噬生命的癌症,疫苗已成为免疫疗法的一种形式,通过刺激或恢复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防止癌症发展或杀灭现有肿瘤。
最知名的癌症疫苗,当属HPV疫苗。最新研究证实,HPV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宫颈癌早期征兆的细胞变化,还可以实实在在地预防浸润性宫颈癌。
01
17岁前接种HPV疫苗,宫颈癌风险降低88%
近日,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大型研究显示,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显著降低,而且年轻女性接种疫苗的积极作用最明显。
这项研究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研究人员在2006-2017年间,对约167.3万名10-30岁女性进行了追踪,并筛查、评估她们是否患有宫颈癌,直至她们满31岁。
11年间,有超过50万女性接种了HPV疫苗(四价HPV疫苗),并且大多数人在17岁之前完成了接种。在接种人群中,被诊断出宫颈癌有19人,发病率为47例/10万女性;而在未接种人群中,被诊断出宫颈癌多达538人,发病率为94例/10万女性。
总体来看,调整年龄因素后,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宫颈癌发病风险显著降低了49%。继续调整居住地、教育程度、家庭情况和相关病史等影响因素后,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宫颈癌发病风险显著降低了63%!
进一步分析接种年龄发现,在17岁前接种HPV疫苗的女性中,宫颈癌风险更是大幅降低88%!在17-30岁间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宫颈癌风险也消除了一半,降低53%。对此,研究人员解释道,HPV疫苗对既往感染没有治疗作用。
总的来说,研究团队认为,瑞典10-30岁女性的数据表明,接种四价HPV疫苗能够大幅降低浸润性宫颈癌的风险,尤其是在早期接种的女性中。
02
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
对应9-45岁、20-45岁、16-26岁女性
据悉,瑞典从2007年5月开始陆续对10-18岁女孩实行HPV疫苗国家接种计划,并于2012年开始对女孩和成年女性进行补充接种。在瑞典,女性接种的几乎都是四价HPV疫苗(涵盖HPV 6、HPV 11、HPV 16和HPV 18型)。
在我国,常见的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45、52、58等。目前,国际上的HPV疫苗有3种,分别是二价疫苗(葛兰素史克公司),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默沙东公司);价数越高,预防的病毒型别越多。
二价HPV疫苗,可预防由16和18型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及相关癌前病变(约占所有宫颈癌病例的七成)。
四价HPV疫苗,除了预防16和18型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及相关癌前病变外,还可以预防由6和11型HPV病毒感染引起的肛门和生殖器疣(约占所有肛门和生殖器疣病例的九成)。
九价HPV疫苗,是四价HPV疫苗的升级版,除了上述的6、11、16、18型外,还可以预防31、33、45、52和58型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及相关癌前病变(约占所有宫颈癌病例的九成)。
我国目前推荐9-45岁的女性接种HPV疫苗,重点人群为13-15岁的女性,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分别适用于9-45岁、20-45岁以及16-26岁的女性。
疾控专家提醒,虽然在发生性行为之前接种HPV疫苗的效果最优,但是对于已经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接种HPV疫苗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接种疫苗最好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建议怀孕期、哺乳期、备孕期及处于疾病期的女性暂缓接种。
接种HPV疫苗,对宫颈癌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而对于已经确诊的宫颈癌,科学治疗是最重要的挽救措施。
03
宫颈癌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
TOMO放疗优势突出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我国每年新确诊宫颈癌约13万人,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我国宫颈癌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按病理分型,主要是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占所有宫颈癌的90%以上。
据《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版)说明,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包括子宫切除与淋巴结切除两部分。化学治疗主要应于同步放化疗,以及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晚期远处转移、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等。
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包括体外照射、近距离放疗及二者联合应用。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复发风险。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后若存有手术切缘不净、宫旁受侵、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术后需辅助放、化疗。术中或术后若发现肿瘤大、深部间质受侵和(或)脉管间隙受侵等危险因素,术后需辅助放疗和或同步放化疗。
2018版诊疗规范指出,对于宫颈癌行根治性放疗时,对肿瘤区域给予根治剂量照射,由于照射范围较大,照射剂量也高,要注意对肿瘤附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特别是一些对放射线敏感的组织和器官的防护。对于宫颈癌行姑息性放疗,不一定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可以减轻症状,减少患者痛苦。
在放疗技术方面,2018版规范特地提到了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适形放疗,并明确说明,以CT或MRI为基础的计划设计和适形遮挡技术是目前外照射放疗的标准治疗方法。已有证据表明,图像引导的近距离放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治疗副反应。
TOMO螺旋断层放射治疗,集调强适形放疗(IMRT)、影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IGRT)、剂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DGRT)于一体,是目前唯一采用螺旋CT扫描方式治疗癌症的放射治疗技术,能准确地控制照射强度、方向,针对肿瘤组织的位置、形态、大小进行“精确照射”。
TOMO放疗是一种无创、安全的外放射治疗,整体性价比高、治疗舒适性好。其核心优势正是在于:在保护肿瘤附近正常组织器官及功能的前提下,提高肿瘤区照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照射损伤,高效杀灭肿瘤,降低转移和复发率,降低放疗副作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TOMO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简介
浙医二院国际医学中心TOMO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引入世界领先的TOMO放疗系统,汇聚浙江省知名放疗专家,注重规范化诊疗,强调个性化处理,实现了肿瘤的确诊分期、靶区勾画、治疗计划制定和放射治疗管理的一体化,通过精确、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主要参考资料:
1.2020-10-09医学新视点公众号《NEJM近170万人数据力证:接种HPV疫苗,宫颈癌风险降低达88%!》
2.2019-08-23上海疾控公众号《“你问我答”之HPV疫苗(一)》
3.2018-11-2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