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长沙三甲医院严管多点执业,冬天未来,医生们寒意彻背!
十一长假刚过,湖南长沙市一三甲医院出台了一个多点执业严管文件,白纸黑字明目张胆地将一系列多点执业紧箍咒套在了医生身上。
根据该文件要求,医生申请多点执业,需要满足以下几大条件:首先,必须是中级及以上职称,所在科室上一年度绩效考核成绩中等以上;此外,中层干部不得办理多点执业备案手续……
满足了以上严苛的条件后,还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并报备医务科、分管院领导,经医院办公会批准后,方可办理多点执业注册,且不能在多点执业的医疗机构担任科室负责人、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
医生擅自多点执业,一经查实,全院通报批评,扣发3个月绩效,暂停医疗活动6个月。已经注册多点执业者,需按规定补齐相应程序,且限期3个月整改到位,否则可能处以待岗或撤销行政职务。
一位业内人士看到这一文件后表示:“如此苛刻的条件,如果医生还提出来想多点执业,除非是不想干了。”
吴帅短评:
重点是最后一句话!
如果长沙这家三甲医院这种内部管理,没有被明令禁止的话,那就意味着当地其他三甲医院很快将会或明或暗的效仿。
这是一次投石入池的试探!
代表的不是一家医院院长的想法,可能还不少。
允许体制内资质符合的医生出去多点执业,乃至开诊所,这是国家医改的方向。这个政策的美意在于公益性,让专家们既能保留体制内的编制和待遇,又能去发展民办医疗和个体诊所。当下,民营医疗之弱,弱在医疗人才,这是主要病灶。
但是我们显然高估了公立三甲医院这种公益的意愿。院长们背负着经济指标的考核,很难做这种公益的贡献。
这事情风险太高,专家们在体制外试水搞活了,纷纷跳槽而去。剩下一个烂摊子,谁来收拾?
公立医院理应是培育医疗人才之地,但这是书生说说而已。事实上,大家心知肚明,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中国医疗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永恒的利益和博弈。
这家三甲医院的反水,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