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知名药企,总裁换人

2020-10-19   赛柏蓝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我国的生物创新药企要赶上国际创新的脚步,需要引进国际顶尖人才——信达生物此次换帅,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来源/赛柏蓝
作者/阿妮娅

 
 1       
信达生物,总裁换任

 

今日(1015日),信达生物宣布,任命生物医药行业世界著名科学家刘勇军博士为集团总裁。加入信达生物后,刘博士将负责集团全球研发、管线战略、商务合作及国际业务等工作,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德超汇报。



刘勇军简历显示,其深耕生物医药行业超过30年,是免疫学、肿瘤学以及转化医学领域全球知名的科学家,在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全球顶尖制药企业研发部门拥有丰富的工作经历。

 

1991年,刘勇军作为高级科学家加入跨国制药公司法国里昂先灵葆雅,1997年加入先灵葆雅旗下美国生物技术公司DNAX研究所担任主任科学家。2002年,他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聘为Vivian Smith杰出讲席教授、免疫学系主任和癌症免疫研究中心(CCIR)创始主任。

 

2011年,刘勇军被贝勒(Baylor)研究所聘为首席科学官和贝勒(Baylor)免疫研究所所长。在学术界工作10余年后,刘博士于2014年被阿斯利康旗下全球生物制药子公司Medimmune聘为首席科学官和全球研究负责人。加入信达生物之前,刘博士于2016年至2020年期间担任赛诺菲全球研究负责人。

 

据悉,任职期间,刘勇军在多个治疗领域取得了斐然的工作成就。尤其在肿瘤和免疫两个生物制药核心领域中,大幅提升药物研发能力,全面丰富早期创新管线。

 

对此,信达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德超博士表示:刘博士的经历与信达生物研发全球First-in-Class管线的战略目标十分契合。们相信刘博士的加入将助力信达生物进一步加强内部研发与创新能力,搭建全球研发平台和国际化研发团队,开发出更多具有全球First-in-Class潜力的创新品种,深化产品链价值,加快信达创新的步伐。

 

 2       
「创新」,最醒目的标签

 

资料显示,成立于2011年的信达生物,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20181031日,信达生物在香港上市——「创新」是这类生物制药企业身上最醒目的标签,因此该原则也贯穿在其对高管选择的侧重上——有丰富的研发背景,工作内容专注于对研发和管线战略的布局。

 

在成功推出2019年首款PD-1产品信迪利单抗后,信达生物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并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同时净亏损从2018年的58亿收窄至2019年的17亿人民币。

 

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创新生物药企,信达生物建立起了一条包括23个新药品种的产业链,覆盖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多个疾病领域。其中,有6个品种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4个产品(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获得NMPA批准上市;4个品种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15个产品已进入临床研究。

 

其中,信迪利单抗已于201911月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成为唯一一个进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的PD-1抑制剂,目前已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某种程度上,信达生物正沿着传统生物药企的轨迹慢慢发展壮大:这类生物制药企业,有着优良的在研品种和明确的商业前景;在起初阶段,由于产品研发周期长,收入和利润兑现缓慢,需要较多的风险投资,也处于持续亏损中;但如果开始商业化,则就进入了快速放量和利润变现的过程——创新药的竞争少,降价压力小,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会填补因投入巨额研发费用而造成的亏损。

 

 3       
优质人才流动

 

资料显示,自2018年以来,多家跨国药企都加入到裁员、换帅和战略调整的大军中,到了2019年,趋势更是有增无减。这则给了本土药企尤其是创新性药企一定的机会,趁机吸纳高端人才。广阔的施展空间和不差钱的本土创新药企对跨国药企中很多高级别本土管理者产生强大吸引力。

 

吴晓滨就是典型的案例:他是第一位担任跨国制药企业中国区掌门人的本土人士,先后在惠氏制药、辉瑞中国担任CEO一职,业内曾有评论认为他是执掌跨国药企最成功的中国人,最终他看中了中国的医药创新工业的前景,加入百济神州。

 

从薪水情况来看,很多生物技术公司,都通过高薪酬来吸引吴晓滨这样的顶级人才。

 

根据此前的券商中国报道,2018年,百济神州收入1.98亿美元,亏损6.74亿美元,支付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的薪酬是2789.5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8亿),支付给总裁吴晓滨的薪酬是2154.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5亿)。

 

这意味着我国的生物创新药企要赶上国际创新的脚步,需要引进国际顶尖人才——这需要一流的薪资待遇才能做到。

 

业内曾有观点认为,中国的biotech有希望成为全球优质的biotech,也有可能变成优秀的制药企业。产品的研发、销售体系的建立、以及管理机制的建立均在摸索中前进,而优秀人才的流入,就是第一步。


本文版权归赛柏蓝(ID:Mic366)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信达生物,药企,创新,研发,疾病#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