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在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最理想。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添加辅食提上日程,何时加?加什么?怎样加等等,看似小事,对新手妈妈们来说都是大事,以下问题,你是不是也纠结?
纠结1:辅食是4个月加还是6个月加?
这是问题是很多妈妈问到的问题,一种是说4个月一种是说6个月,到底哪一个正确呢,世卫组织建议婴儿从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摄入补充食品。6-8个月大时,从每天2-3次开始,在9-11个月期间逐渐增至每天3-4次,在1岁后,逐渐向大人餐靠拢,可以一日三餐,上下午各加餐一次。因此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最理想。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适当提前。
你也可以参考下面宝宝添加辅食的信号:
1.宝宝的头可以直起来,并且能够自由转动。
2.宝宝能够靠着坐起来。
3.当食物靠近嘴边,对新食物表现出兴趣。
4.当妈妈吃东西的时候,宝宝想要抓或者舔自己的嘴唇。
5.之前宝宝的身高体重指标一直正常,最近却生长缓慢。
6.每次吃完奶之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
纠结2:早点加辅食或晚点加有什么不好吗?
按时加辅食,是有理由的,一般情况下,婴儿五六个月开始对食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此时添加辅食,宝宝乐意接受,也很容易学会咀嚼吞咽。如果过早(4个月以前)添加辅食,因消化器官未发育成熟,会影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宝宝的健康。而过晚添加(8个月以后),宝宝有可能不愿意接受辅食,也不能获取额外的食品来填补能量和营养素的缺乏,必将导致生长缓慢,增加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的危险性。
纠结3:米粉能与奶混在一起吃是不是更好?
这样虽然方便,但却不利于宝宝学习“吃饭”。给宝宝加糊状食物,一方面给他加营养,另外一方面他要学习舌头的搅拌能力和吞咽泥糊状食物的能力。泥糊状食物需要宝宝用舌头把食物送到口腔更深处,继而咽下。这是需要学习的。
纠结4:蛋黄怎样给宝宝加?
最简单的办法是将鸡蛋煮熟、剥壳,取出蛋黄,用勺子取下1/8,开始让宝宝试着吃,以后逐渐增加到1/4、1/2,直至整个蛋黄。如果蛋黄太干,可加少量水调成糊状。蛋黄也可以直接调入宝宝的米粉糊中,做成蛋黄米粉糊。
蛋黄适应后,可以添加蛋清,但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小,容易透过肠壁黏膜进入血液,引起过敏反应,如诱发皮肤出现湿疹和荨麻疹等。如果宝宝添加蛋清后,出现长湿疹、腹泻等问题,这样的宝宝建议1岁后再试着加蛋清。
纠结5:宝宝的辅食是不是越碎越好?
那可不是,宝宝辅食的细碎程度,是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以促进他们上述功能、咀嚼能力和颌面肌肉的发育。所以,从最初的泥糊状,继而到碎粒状,粗粒状逐步过渡。
12个月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牙齿萌出越来越多,宝宝的咀嚼、吞咽动作更加协调,慢慢地还能学会“初级”的吃饭工序,如用牙齿将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的功能和协调能力,为宝宝日后营养的全面、均衡和语音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不要让宝宝的牙齿“下岗”哦!
纠结6:宝宝辅食要加盐吗?
原味!原味!原味!重要的事情说3遍。1岁以内的宝宝,吃原味的食物即可,不必加盐,清淡原味的食物,能锻炼出宝宝敏感的味觉,对天然的食物更有兴趣尝试。
至于何时加盐,还是1岁以后吧,每日总量不超过1克。而且不要以自己的口感来判断宝宝的食物是否有滋味,成人的口味更重。建议妈妈们从平常喂养和生活中做起,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盐等调味品。盐摄入过早、过多都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诱发宝宝今后成人期出现高血压等疾病。
纠结7:宝宝为什么总往外吐辅食?
最初给宝宝喂辅食,宝宝可能会将食物吐出来,这是因为他还不会吞咽或不熟悉新食物的味道,并不表示他不喜欢,妈妈要耐心,多尝试几次。如果宝宝已经学会吃辅食,他吃过几口辅食后,开始吐的目的可能是表示:我不想吃了!他吃饱了也会用手把勺子推开;当妈妈把食物喂到嘴边,宝宝会将头转向一边。这时候,不要再强行喂宝宝了。
纠结8:加辅食后,奶还要不要喝?
宝宝当然要喝奶,之所以叫辅食,是因为这些食物是宝宝以奶为主时期的辅助食品。在奶量上,妈妈们可参考:6~9个月,每天的奶量为600~900毫升;10~12月,每天的奶量为500~700毫升;妈妈要记住,奶制品是宝宝优质蛋白和钙的良好来源。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