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侵害,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我们关于儿童性侵害的认知,真的正确吗?
儿童性侵害,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我们关于儿童性侵害的认知,真的正确吗?家长在儿童性教育里,该担当什么样的角色?10月15日,由豹耳健康出品的健康脱口秀节目《健谈》第四期正式上线。本期邀请女童保护管委会委员徐豪老师,为大家分享“关于儿童性侵,那些沉重而又隐秘的真相”。
据公益组织“女童保护”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13-2019年,7年共计发生2397起性侵案,而每起案例中包含不同数量受到侵害的孩子,最多的有100多个。
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317起案例中,14岁以下的儿童占到80%,其中7岁以下就占到21.33%,年龄最小的是3岁。实际上,在我们统计的案例中,受害人中最小的孩子只有几个月。
这些数据只是“冰山一角”。2015年至2018年11月,全国法院审理结案的猥亵儿童案件有11519件,平均每天接近8起。2019年1月至11月,全国法院共一审审结猥亵儿童罪案件4159件,平均每天超过11起。这只是猥亵儿童案件数量,不包括强奸案。而另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由于种种原因,性侵儿童案隐案率非常高,进入司法程序很难。
这不单是一个个数据,每一个数据之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都是可能伴随他们一生的伤痛,都甚至是对一个个家庭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常常以为,儿童性侵案件在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发生的多,城市地区发生的少。但实际并非如此。根据“女童保护”公益组织的统计,近些年媒体曝光的案例中,城市地区发生的性侵儿童案例比例,比农村地区要高;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儿童,都面临性侵害的风险。
我们会觉得性侵孩子的都是陌生人。事实上,性侵孩子的人大多数是熟人。施害者,可能是邻居、亲属、老师,甚至是家庭成员。“女童保护”统计显示,2013—2019年中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例中,熟人作案比例大,最高一年数据是87.87%;
我们也许觉得性侵只会针对稍大一点的孩子。但事实上,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遭受性侵。2015年1月,福建南平,一个6个月大的女婴被她的堂叔抱走性侵,抱回来的时候,嗓子都哭哑了,纸尿裤也不见了,下体还往外渗着血,惨无人道;
我们甚至觉得男孩不可能遇到性侵,但事实上并不是。最近河北省检察院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一男子在凌晨时分潜入10余所乡镇中小学,对男生进行猥亵,作案11起,受害男生40多名。
我们常以为性侵者都会都使用暴力,但实际上,有时候性侵者会利用贿赂、引诱、关爱等手段,诱骗孩子。2019年6月,江苏一名12岁的女孩在网络上遇到了“童星招募”,对方要求她发送多个裸露和淫秽表演的视频。女孩的家长报案后,才知道这背后的两个人在两个月内已经这样隔空猥亵了17名女孩。
预防儿童性侵害的发生,家长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当然,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要比其他教育困难得多。要让他们意识到防性侵的重要性,了解性暴力事件的严重性,但要避免恐怖教育,还要避免冷漠教育。
孩子从小开始,家长就应该慢慢对他们进行教育,要告诉他们:“背心、短裤遮盖的地方是隐私部位,不可以随便给人看,也不可以随便给人摸。如果有人摸了你的隐私部位,你要回来告诉爸爸妈妈。”还要告诉他们身体部位的准确科学名称,告诉他们隐私部位是特别的。
在孩子慢慢长大,到小学阶段以后,要科学、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儿童遭遇性侵的几率并不比碰到交通事故低,所以防性侵教育与交通安全教育同样重要。这些知识,也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地、不间断地告诉孩子。
家长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行为,家长要警惕孩子是否被性侵,比如:突然出现带有性特征的行为,身体出现非理性的不舒服状态,突然出现恐惧感,性格突然发生较大转变,明显表现出对他人的愤怒和侵犯,突然喜欢玩火、画特别的画,出现异常的生理现象,等等。
假如孩子被性侵了,家长的反应尤为重要。家长不能让孩子觉得是自己做了错事,而应该告诉他们,这是坏人的错,要做好安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过度消极,要营造一个让孩子觉得“安全”的家庭环境,如果家长表现过激,很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二次伤害;务必要报警并注意保存和收集证据,及时带孩子进行身体检查及治疗;有必要的时候,要求助专业人士,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寻求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帮助。
当然,保护孩子远离性侵害,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不仅要有国家上层法律制度建设,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在过去的7年多时间里,“女童保护”研发了儿童防性侵课程的儿童版、家长版,在全国31个省份开展了活动,累计签约300多个执行团队,考核通过8000多名讲师,通过与各地妇联、团委、教育局、检察院、法院等合作,联动官方力量,面对面讲课覆盖儿童超过385万,覆盖家长超过60万,同时还有数千万的网友参与线上的系列讲座。
这世界上,有阳光就会有阴影,但正是因为我们知道黑暗的存在,知道黑暗中那些孩子的无助,所以更要努力去让阳光照到更多地方。
嘉宾简介
徐豪,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女童保护基金管委会委员、《中国报道》杂志执行主编,参与“女童保护”“拥抱青春期”等项目系列教案、手册的编写和修订工作,执笔“女童保护”年度性侵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和年度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调查报告。
《健谈》简介
用故事诠释生命的力量。《健谈》是由豹耳健康出品的健康脱口秀栏目,邀请各个领域的KOL,以生动有趣的演讲方式,讲述每个个体的生命故事,8月20日首期已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线。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