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医院团队:脑子里除“炸弹”

2020
10/15

+
分享
评论
miaojt
A-
A+

未破裂动脉瘤被称为脑内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存在破裂的风险,一旦破裂之后,死亡率在40%。

2020年10月9日,王阿姨突发头晕、头痛,休息一小时后仍未见好转。家人拨打120送至西安大兴医院。经查体询问得知,王阿姨头晕呈持续性,伴有视物旋转、频繁恶心、呕吐。急诊科以“头痛待查”收住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第一时间为王阿姨行头颅CT、颅脑DWI、颅脑MRA检查,发现双侧颞部脑沟旁改变,不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又见双侧额颞顶部脑沟、裂内高信号,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

种种检查结果,都指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

10月9日下午5点,手术正式开始。术中造影显示,左侧前交通动脉处可见3.5*3mm动脉瘤。张冬子院长与助手医师讨论后,认为王阿姨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很有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有发生再次出血导致猝死可能,应立即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经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张冬子院长行栓塞术,手术历时3小时。术后安返神经内科病区,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脱水,对症治疗,密切观察。


因为死亡率高,脑科的医生们通常把“脑动脉瘤”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异常恐怖的动脉瘤。

什么是脑动脉瘤?

此“瘤”非彼“瘤”,它是指脑动脉的动脉壁薄弱后引起的局限性异常膨出,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形象地说,就像老旧车胎局部鼓包一样。

脑动脉瘤发病率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比例较高,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好发年龄为40-60岁,近年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比男性多见。

动脉瘤可以分为未破裂和破裂两种类型,其中未破裂动脉瘤被称为脑内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存在破裂的风险,而一旦破裂之后,死亡率在40%以上,且破裂24小时内仍有再次甚至多次破裂的可能,犹如“连环弹”一般,是造成死亡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不定时炸弹”平时有没有明显的症状呢?

未破裂的脑动脉瘤往往缺少先兆症状,多数前来就诊的患者因为出现神经压迫症状(中大型动脉瘤)和剧烈头痛(动脉瘤破裂出血),一部分患者因为体检发现,所以对于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

“不定时炸弹”在什么情况下会“爆炸”呢?

大多数动脉瘤破裂出血常常伴有一定诱因,比如劳累、情绪激动、酒后、便秘时用力解便、使劲咳嗽、打喷嚏等等,一旦破裂出血后,如果没有得到积极的救治,1/3患者还会出现再次出血,再次出血所造成的死亡率会大大提高,达到70-80%左右。

因此对于有出血病史的脑动脉瘤患者应该尽早治疗,避免出血更为严重的临床后果。

怎样才能提前发现这枚“不定时炸弹”呢?

抽血可以吗?No!

常规脑部CT/MRI平扫呢?No!

可以通过脑血管的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脑血管造影(DSA)这些成像技术来诊断。对于常规体检人群,强烈推荐脑部MRA!(无创、无辐射)

当发现自己出现突然头疼的时候,应该及时地到医院检查。一旦脑动脉瘤诊断明确,应尽快进行治疗。

“不定时炸弹”要怎么拆除呢?

通常认为动脉瘤的直径超过5mm,瘤体形态不规则,位于易破裂出血位置动脉瘤应当早期干预,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解除风险。

脑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建意通过介入栓塞救治。

相比开颅夹闭术来说,介入栓塞创伤较小,恢复快,对于无法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治疗难度大的患者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治疗费用较高,远期有一定的复发概率,目前随着介入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这一技术的缺陷也在不断弥补。

编写:李晨光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动脉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