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气候寒冷、病毒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低下,且是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性和难度增大。冠状病毒 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 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 主要表现 。多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传染源 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 主要传播途径为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 潜伏期1—14 天,多为 3—7 天。 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为对症治疗。疫苗尚在研发过程中。 搞好 室内外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整洁。 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至少通风2次,每次10—15分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来不及或临时找不到纸巾时,可弯曲手肘后,再遮盖口鼻。 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 所 ,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等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如果必须要外出,应科学佩戴口罩。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外出,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 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与畜禽接触 。处理生食和熟食等的切菜板、刀具和存放用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食物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要彻底煮熟后食用。 加强体育锻炼,营养均衡,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 请佩戴口罩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增强社会责任感, 每个公民都是防控疫情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