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污染”不是小事儿!每年17.65万吨合成微纤维残留,健康和生态影响难以估计
2020-10-14
学术头条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然而,此类微纤维并非仅产自牛仔服装,如何量化排向环境中的合成超细微纤维的数量一直是个难题。
合成微纤维在环境中几乎随处可见,但排放途径和数量却鲜为人知。一直以来,洗衣服被视为合成微纤维的主要排放源,然而全球衣服清洗排放的废水量规模巨大,想要量化环境中合成微纤维数量也就成为一大难题。
近半数超细微纤维流向陆地环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合成微纤维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状况,作者收集了全球塑料生产、消费和排放的信息,整合了手洗和机洗过程中排放的微纤维数据、此类塑料废弃物的废水排放去向,以及在废水处理厂的堆积和分布情况。
该研究通过对这些超细微纤维的流向分析发现, 大约有 290 万吨合成超细纤维被排放进入水体,有 190 万吨合成超细纤维流入陆地环境,还有一部分或被填埋,或被焚烧。也就是说,近 50%的合成超细微纤维最终都留在了陆地上。
当务之急应降低排放
从排放的数量上看,全球在用服装的存量和洗衣机的拥有量都在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合成超细微纤维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
在质量方面,由于当前污水处理厂的改善,以及对生物固体的利用, 陆地环境正在成为超细微纤维排放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初始区间。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未来污水处理厂的覆盖率将不断增加,但并不能降低合成超细微纤维的排放量,反而其去向可能会从水体转移到陆地环境和垃圾填埋场。
研究人员建议,当务之急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防止或减少合成微纤维的排放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通过优化设计洗涤过程,实现服装在洗涤过程中微纤维的脱落率; 通过引入污染控制技术,在洗涤过程中捕获脱落的微纤维。
编审:王新凯
参考资料: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37839
https://www.aminer.cn/research_report/5f5066153c99ce0ab7bcb541?download=false
#微纤维,洗衣,污染,残留,塑料,环境,服装#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