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人生,皆需要的战略。

2020
10/15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不要去羨慕那些短时间暴富的人亦或者那些赚快钱的人;

本文由“医学科普芳草地”授权转载
世界上有很多事都是你认为对,而事实 上却不一定对的。 很多事并非如你所想。虽说如此,这并不妨碍我“胡思乱想”…
我有时就在想: 现在的自己如何比以前的我,麻醉能做的更“好”一些呢? 因为,本人起点低,所以相信 还是有 提升空间的…
我在偶然间看到“粥左罗”的文章,给了我一点感悟,或许能从中找到了一点答案。分享给你。
人生的战略应该在于: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这话听起来即与麻醉技术本身无关,又与临床麻醉实践靠不上边,好似是一碗无用的心灵“鸡汤”。其实,可以理解为:麻醉战略 =人生战略。
希望通过下面的故事,能够让你更好的理解上面的那句话。
这是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人类首次勘探南极点的真实故事。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向南极点发起冲刺。当时,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都想争取“第一”,为国增光。
结果是这样的:
阿蒙森团队在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2月15日,率先到达了南极点,插上了挪威国旗,并且平安返回营地
而斯科特团队虽然出发时间差不多,可是他们晚到了很多,他们晚到了一个多月,虽然斯科特在1912年1月18日也到达了南极,但由于他们的体力衰竭,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在 归途中相继倒下了… 无人生还,只留下一本日记。
其实,这个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挪威的阿蒙森团队率先到达南极点之后,他们又顺利地返回了原来的基地,为国家取得了荣誉; 而斯科特团队不但没有完成首先到达南极点的目标,而且全军覆没,这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么大的区别呢?
后人通过对这个事情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可能对我们做麻醉或者做人 做事会有些帮助和启发。
首先,去南极探险,不光是需要人,还需要物资,阿蒙森团队物资准备非常非常充分,他们是三吨的物资; 而斯科特团队准备的东西少,他们只有一吨的物资。
一吨的物资够吗? 如果你在过程中不犯任何错,完全不犯任何错的话,刚好够。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理论上可行,但现实中碰到很大的压力、碰到很大的未知困难,你不可避免地会动作走形,会犯很多错。
所以, 当你的计划定得太紧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而阿蒙森团队做得非常好,他们准备了三吨的物资,这些物资有极大的富余量。 他们充分预知到环境的困难,做好充足的准备,给自己留下了犯错的空间。
事实上,他们碰到的环境是差不多的,最后两个团队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这里还有其他非常重要的因素。
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 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 在一个极限环境里面,你要做到最好,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做到可持续的最好。
相反,斯科特团队从他们的日志来看,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天气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可能四五十公里甚至六十公里。 但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睡在帐篷里,吃点东西,诅咒恶劣的天气,诅咒运气不好,希望尽快天转晴,尽快能够前进。
事后总结,这两种做法很可能是他们最大的区别。 不管环境好坏,不管容易与否,坚持每天前进三十公里。 不管是到达南极点还是从南极点顺利返回。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阿蒙森团队于1912年1月25日全部返回营地。 这个日子和他们3年前计划的归程一天不差,是巧合也是奇迹。 后来有人评价阿蒙森的成功是因为好运,而他们的回答是:
“最重要的因素是探险的准备如何,你必须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对于那些不能预见困难并做出及时应对的人来说,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人们称这个为坏运气。
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些细节也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斯科特团队用的是矮种马来拉雪橇,而阿蒙森团队用的是爱斯基摩犬。 阿蒙森团队足足准备了97条爱斯基摩犬,阿蒙森认为只有爱斯基摩犬才是南极冰天雪地中的最佳选择。 虽然相比而言,马更强壮,开始的时候 走的更快,但马不够耐寒,走到半路都冻死了,最后只能靠人力来拉雪橇; 爱斯基摩犬虽然走的慢,但能在很冷的条件下生存,从而保证了行进速度,必要时还能为团队提供食物来源。
第二,阿蒙森团队为了极地探险,曾经和爱斯基摩人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就为了跟他们学习如何在冰天雪地里生活、求生等。 而斯科特团队中甚至有的队员,在去往南极点前还没有见过雪。
第三,阿蒙森的计划非常周详,连午餐也作了特别的安排,使用了一种新设计的保温瓶,在每天启程前早餐时,便把热饭菜装在保温瓶里。 这样午餐可以在任何时间吃,既节约燃料,又省时间。 而斯科特团队由于需要扎营生火,吃顿午餐要多花1个小时; 阿蒙森的队员时常坐在雪橇上,一边欣赏极地的奇异风光,一边嚼着暖瓶里的热饭,而且还有休假: 星期天哪怕再适于行路,阿蒙森也不改变习惯。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国家,挪威的成功并非偶然。 在这场竞争中,正是挪威人对风险的提前预判、对全局的把控和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决断力帮助他们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读到这里: 作为麻醉医生的你,是否知道该如何做“好”麻醉了么?
做“好”麻醉的前提是:
对全局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和夯实的理论知识储备。
我是这样理解麻醉中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稳定性
对于麻醉而言,稳定性其实是大于偶然性的。
要记住:凡是偶然获得利益的事情都是不稳定的,因为它随时可以终结。
做麻醉不是进赌场或者说“我们不能赌他人的枪里没有子弹”。其实,麻醉的本质是保障患者的安全。对于我们而言,麻醉就是对医疗风险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大张大合,是不利于整体策略的稳定的。也许你不知道,当危急事件必然出现的时候,会不会把你的职业生涯也在偶然间终结了呢?
生命只有一次;患者是,我们也是。
那什么是稳定呢?
个人理解包括:情绪的稳定、场所的稳定、流程的稳定、操作的稳定、处理的稳定……
不是因为某些因素,而打破你保障“安全”的原则与方法。
个人理解:
宁愿错过…
也不要做错的原则。
 可持续性:
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医学中,麻醉学科也在与时俱进,麻醉医生也正向围术期医生发展。但是,由于我们每个人所处地域、经济、资源等条件制约,个人的发展也是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比起能过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来说,后者更为重要。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 不要去羨慕那些短时间暴富的人亦或者那些赚快钱的人; 因为,世间万物“快”的事情往往都不会太“长久”。 想到《道德经》中的一句话: “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用在此处,也不知是否恰当?
文末结语:
不断提高个人麻醉职业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并通过临床实践来训练自己的内心,终会有一天,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免责声明:

本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END

 
米勒之声编辑部  
 米勒之声,用心相伴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麻醉,人生,临床,医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