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敲响秋冬防疫警钟,CT检查室防控不容忽视

2020
10/14

+
分享
评论
钛米机器人
A-
A+

最近,青岛出现的疫情,再次向我们敲响警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风险依然存在,只要全球疫情没有彻底结束,常态化疫情防控依然要不折不扣坚持下去。在筑牢院感防线上,医院都使出了“最严招数”。院感防控这最关键的措施,时时敲打着院感人的紧绷神经。

据传,此次感染是由于青岛胸科医院因境外输入人员做CT后,消毒不彻底,造成感染。

据《中国新闻周刊》消息,青岛市胸科医院承担收治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区域是单独封闭管理的,和胸科所在楼分开,两者相距一公里左右。但据健康界消息:媒体向青岛胸科医院求证,工作人员否认了此事「没有(这回事儿),不信谣不传谣,以政府公告为准。」

面对后疫情时代新的挑战,一方面是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院感投入不能少,各项疫情防控不减压。另一方面,更是医院“院感”人如何抓住机遇,迎接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确诊患者需要多次CT复查。由于CT 机一般都是医院共用的,机房里边都是相对封闭的, CT检查室的院感防控不容忽视。钛米以新冠检测场景CT检查室(新冠患者检查路径之一)为例,制作了关于疫情期间,如何针对CT检查室环境进行消毒的建议。供广大院感工作者参考使用。

如何安全的做好CT检查室消毒方案?

国家卫建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CT影像结果为“临床诊断病例”的判定依据。CT对于新冠肺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检出率高、快速评估治疗疗效、治愈出院的主要指标之一。在疫情依旧严峻的当下,如何科学、安全地对CT检查环境进行消毒,加强在检查过程中的防控工作,以确保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至关重要。

CT检查室环境特点:

日常使用频繁,空气污染程度较高;

高度疑似患者进行CT检查后需要进行消毒,以预防交叉感染;

患者手接触的物体表面清洁要求高。

建议消毒方案

高度疑似患者检查后进行终末消毒:建议使用超干雾雾化过氧化氢配合紫外线模式进行消毒;

夜间无人情况下消毒:建议使用紫外线模式进行高强度多点照射消毒.

使用先进设备和理念进行消毒

上海金山公卫在2020年2月份疫情高发期,为保障CT环境下的闭环消毒管理,引入了钛米消毒机器人,在满足医院高效率运行需求的同时,不但让医护人员能够放心、高效的专注于医院诊疗工作,同时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就诊环境。院方反馈:“CT检查室是传染病医院患者容易发生密集接触的场所,有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做好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是护理的重点。在疫情来袭期间,我院CT室采取积极措施预防交叉感染。在仔细研读政府发布的疫情防控方案之后,我们强化了CT治疗室的消毒,同时引入了先进的院感理念与设备,进行精细化、可追溯的消毒措施,至今无1例出现交叉感染。”

智能消毒机器人优势

白天终末消毒,代替人员进出CT室,避免感染,减少医疗资源损耗,保护医务人员;

多种消毒模式可灵活依据CT室的临床需求设定,满足不同消毒需求;

多点自主移动,消毒液干雾颗粒扩散更加均匀,用量降到最低,同时严格控制温湿度;

可在无人情况下,夜间连续工作。

相关标准、规范、指南介绍

国家标准

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

卫健委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1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512_2016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WS/T 591_2018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WS/T 368_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疾控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医疗机构的消毒

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CT检查,交叉感染,防控,防疫,疫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