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的流行病学数据来看,肺癌严重影响着市民的身体健康,并已逐渐发展成普通人身边的“常见病”。
一、患者入院前基本情况
患者王某,男,75岁,房山人,因间断喘憋、厌食20余天入院。2020年8月患者出现喘憋、厌食后就诊于当地某医院,完善胸部CT发现左肺占位,考虑恶性,建议上级医院就诊进一步治疗。家属当即携带检查资料到上级医院门诊,此时患者的憋气症状已明显加重,经专家查看CT及血气分析结果后,认为患者呼吸系统肿瘤晚期,建议就诊专科医院治疗,缓解憋气症状。患者家属意识到病情危急,马不停蹄赶往专科医院,门诊专家建议:患者肿瘤晚期,结合肿瘤专科医院意见,建议家庭氧疗。
病人及家属带着期望在各医院转了一圈,失望而又无奈地返回。而此时,患者的呼吸频率已达到28次/分,心率达120次/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家属和患者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我院综合外科刘金洪主任。
二、入住综合外科治疗经过和效果
综合外科刘金洪主任仔细查看患者检查资料和体征,考虑为肺癌,但是无法从现有的检查资料里判断病理分型,建议收入院进一步检查及分析病情。入院后患者已经无法下床,轻微活动后就会出现憋气,急请呼吸内科、心内科等科室会诊,协助治疗,呼吸内科和心内科建议首先对症处理,其次积极治疗原发病。
患者入院第二天完善抽血检查结果发现,患者肿瘤标志物升高明显、二型呼吸衰竭。刘主任马上和家属进行了充分的谈话和详细的解释病情,考虑先对患者进行口服化疗药物治疗,否则患者的生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生存期可能只有几天时间甚至更短。家属们眼见着病人憋气不能躺下,心率持续在130-140次,命悬一线,也充分理解刘主任对病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完全同意刘主任的治疗建议。
常年从事肿瘤临床工作的刘主任深知,治疗癌症,一定要先看病理检查结果,但该患者现在并无病理检查结果,但患者身体情况又不能接受任何有创检查,只有化疗才能搏得最后一线希望。
入院第二天当天患者即开始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经过三天的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喘憋症状稍有缓解,呼吸频率下降至24次/分,心率下降至105次/分,家属看到病情缓解十分欣慰。刘主任建议继续口服化疗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等。经过一周治疗,患者一般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喘憋消失,心率正常,可以自行下床活动,进食量明显增加。经过二十天的治疗,病人平稳出院,待后续定期治疗。
三、综合外科病例学习总结
刘金洪主任特别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并总结到:1.恶性肿瘤的治疗,一定要把握时机,时间就是生命。2.恶性肿瘤治疗是MDT模式,多学科联合诊治对患者的愈后有重要意义。3.作为医生,不能放弃每一位患者,为每一位患者寻求治疗方案。4.要充分评估病情,以敬畏生命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