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
竟藏着“肿瘤炸弹”
近日,家人发现霏霏的肚子越来越大,像一颗被吹起的“气球”,赶紧带着她到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检查,结果竟是患上了左侧肾母细胞瘤。
经过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外科林芃主任医师细心检查,霏霏的腹部可触摸到肿物,直径约10厘米,几乎占满了霏霏的肚子,而且肿瘤还在继续生长,有破裂的可能,情况紧急,必须尽快手术治疗。
为了拆除霏霏身体内的“炸弹”,肿瘤外科刘昇副主任医师为霏霏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霏霏的左侧腹膜后发现大小约10.1cm×9.5cm×8.6cm,呈暗灰色的巨大肿物,肿瘤已经把左侧肾脏给“吃掉”了。
由于瘤体、肾脏血管及输尿管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损伤重要血管,引起大量出血。林芃主任医师与刘昇副主任医师仔细操作,在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历时1小时左右,肿物被完整地切除了,手术顺利结束。
刘昇副主任医师解释说,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多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也是应用现代综合治疗最早和效果最好的恶性实体瘤,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误以为“肿瘤”就意味着不可治。
如若治疗及时、化疗有效,可使得肿瘤缩小继而做手术切除。目前肾母细胞瘤患儿长期存活率可达80%以上。
刘昇提醒,家长可以通过抚摸小孩的腹部观察是否有肿大的包块,一旦发现异常,或是孩子出现不明原因肚子痛、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部分母细胞瘤在胎儿期就已经存在,可以通过产前或出生后彩超追踪观察,所以定期产前检查很有必要。
这些细节别忽视
随着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下降和先天性疾病治愈率的提高,小儿恶性肿瘤已成为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和正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由于儿童接触环境致癌因素的时间比较短,目前认为遗传背景和孕期的环境污染作用比较重要。如早孕期母体接触某些化学物质,苯巴比妥、乙醇等,还有存在于环境中的一些雌激素,如杀虫剂、洗涤剂、塑料、燃烧产物等。
此外,还有食物污染,如亚硝酸盐、黄曲霉素、残留农药以及铅、汞、镉类重金属等的危害。
小儿肿瘤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异常表现,需要家长及医务人员耐心细致的观察。
位于体表的肿瘤往往一眼就能看到,但是孩子的肿瘤很多是位于腹腔、盆腔、腹膜后,等发现腹部明显肿大时已是晚期,因此在孩子熟睡、给孩子洗澡、换衣服时,家长要经常摸摸孩子的肚子。
许多恶性肿瘤患儿在两侧颈部、枕后、耳后或两侧腋窝可扪及小肿块,大多数是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在遇到细菌、病毒、肿瘤等侵犯时会肿大,其中95%以上是局部细菌、病毒感染所致,是不需特别处理的,但是如果肿块成串、成块生长、质地硬、轻压不痛,要引起高度重视。
小女孩(7~8岁以前)出现乳房肿大、阴道流血,男孩乳房肿大,说明激素水平有问题,可能是脑垂体、肾上腺或卵巢的肿瘤。
可能是患有肿瘤的前兆
(1)腿痛
很多孩子都曾有间歇性的腿痛,大多数为生长痛,或运动拉伤所致,但是少数腿痛是腹膜后肿瘤压迫神经所致,所以当孩子腿痛、走路跛行,且进行性加重,最好做个腹膜后彩超或CT。
(2)大小便异常
腔内的肿瘤压迫直肠表现排便困难,大便变扁、变细,压迫尿道表现排尿困难,或呈点滴状。
(3)消瘦、面色苍白、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往往是恶性肿瘤晚期的表现。
(4)不明原因的发热
特别是经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发热,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
(5)不明原因的出血
包括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等。
(6)较长期的疼痛
疼痛可以是持续性或间歇性,如头痛、腹痛、关节痛等。
(7)不明原因的高血压
肿瘤压迫肾动脉可导致高血压。肿瘤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也可造成高血压。
要早期发现母细胞瘤,出生3个月内做个体格检查很有必要,其中必须包含腹部B超。以后每年体检1次,建议直到5岁。
转发提醒你身边的家长!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帅
编辑: 小枫
通讯员:蔡悦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