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上的10月15日:全球洗手日,手部卫生巩固抗疫胜利成果
今天是“全球洗手日”,WHO倡议自2005年10月15日起,将每年的今天定为“全球洗手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倡导,致力于提高人们应用肥皂洗手作为预防疾病和拯救生命的有效和负担得起的方法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自1847年匈牙利生理学家山姆威斯(Ignaz Philipp Semmelweis)发现洗手可以避免产妇产褥热并开始大力推广肥皂洗手之后。不但欧洲产妇的产褥期死亡率大大下降,各种术后病人的存活率也显著提升。即便山姆威斯本人甚至因为对手的污蔑而被关进精神病院最终死亡,但经历了种种曲折后,人们还是认识到了保持手部卫生对于医疗、健康的重要性。
肺炎与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全球有超过350万儿童因此离开他们的父母。正确洗手除了能挽救上百万儿童的生命,同样能预防如皮肤、眼部感染,寄生虫和流感等疾病的传播。我国曾做过统计,每天正确洗手10次,病毒传播率可降低一半。但在2007年对西部某省所做调查显示,正确洗手人数不到10%。“全球洗手日”同时是一个设计、测试和复制创造性方法的机会,以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用肥皂洗手。
今年新冠肺炎的流行也在提醒人们,保持手部卫生是阻止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为了在今天战胜病毒并确保病毒流行之后的更好的健康结果,WHO提醒“加强卫生意识,防止病菌传播”,在现在和将来保持手部卫生必须是一个优先事项。2020年“全球洗手日”的主题即是“全社会实现普遍的、人人享有的手部卫生”。
在10月15日今天,无论你的角色如何、身处何方,都可以以正确洗手的方式庆祝“全球洗手日”!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我是五号医生吴昊,欢迎关注。明天见!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