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肝癌需要从源头防控,以阻断“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
(微信公众号:qiyizhenliao)期颐甄疗:百岁依然健康,医疗科技护航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英语: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诺贝尔奖的五个奖项之一,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设立,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0月5日揭晓,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的公布现场。
该奖项颁给了哈维·阿尔特 (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 (Michael Houghton)、以及查尔斯·赖斯 (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评奖委员会认为,他们在与血源性肝炎的斗争中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而血源性肝炎是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全球重大健康问题。他们的开创性发现是鉴定出一种新型病毒,即丙型肝炎病毒。
评委会强调,此前对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已有不少发现,但大多数血源性肝炎病例仍无法解释。HCV的发现,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并使血液检测和研发抗病毒新药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①
01
HCV的危害与治疗
1989年HCV才被确定,是由于英国生物化学家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等人,成功分离出丙肝病毒的RNA片段(HCV-RNA)。丙肝病毒主要分为6个基因型,用数字1-6表示;50个亚型,用英文字母表示。
丙肝病毒模式图
HCV传播途径包括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等。注射吸毒、不安全注射做法、不安全的卫生保健、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可导致血液接触的性行为,都可造成HCV感染。
HCV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在我国,相对于乙肝防治,丙肝被长期忽视。一般认为,我国的HCV感染率大于1%(1000-4000万感染者),是HCV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HCV感染具有高隐匿、高慢性化和高漏诊,有低疾病认知、低就诊率和低治疗率等特点。②
我国丙肝病毒的主要亚型
不久前,一项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报告指出,在中国,如果能够通过治愈丙肝预防患者的过早死亡、恢复患者的劳动力,带来的好处可能更大。
HCV的治疗
与甲肝和乙肝病毒相比,HCV高度可变,且能够通过诱导无效抗体的产生,从而阻止人体的免疫系统做出反应,为疫苗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过去30年,丙肝疫苗与HIV疫苗、流感病毒疫苗一起,被称做疫苗开发失败的三大典型。
由于HCV的预防性疫苗尚未成功研发,对慢性患者进行早期病毒检测和适当的治疗管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因此,控制病毒传播、提高疗效,主要依靠准确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丙肝的诊断与治疗前评估
目前确定和临床广泛应用的HCV诊断方法有两大类:血清学检测技术以及核酸检测技术。抗-HCV检测是临床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HCV感染初筛实验,但是在刚刚感染抗体暂未形成的窗口期,易出现假阴性结果。核酸检测目前被认为是诊断HCV感染的金标准。
目前丙肝治疗已经到达精准医学阶段,即根据丙肝患者所感染病毒的具体类型,通过特定药物给予直接抗病毒方案(DAA)。2017年以来,多个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的方案被批准,如索磷布韦、达塞布韦联合奥比帕利、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以及西美瑞韦等,为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虽然目前已有可以治愈HCV感染的药物,但若发现太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仍可能导致严重肝脏并发症。③
02
HCV与肝癌及治疗
霍顿三人对HCV的研究意义重大。
HCV与肝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约7100万人感染HCV,许多慢性感染者会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是肝癌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2016年,约有39.9万人死于丙型肝炎,主要缘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
HCV感染后引发肝癌的模型
相比乙肝,丙肝更为凶险,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更高。慢性丙肝患者中约10%-40%将进展为肝硬化,其中又有1%-5%最终进展为肝癌。HCV慢性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比是普通人群的15-20倍,HCV感染者在30年随访中肝癌发生率为1%-3%。我国肝癌患者中,HCV抗体阳性率约为4%-10%,HC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每年肝癌发生率为1%-4%。④
WHO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肝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占全球半数,新发患者人数和死亡患者人数都接近40万,70%以上的肝癌患者是包括HCV在内的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常见癌症中为最低,仅为12.1%。
据肿瘤专家介绍,约80%的肝癌患者首次诊断时已进入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即使是根治性手术治疗,5年内仍有60%-70%患者出现转移和复发,肝癌的高转移和复发特性成为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
肝癌的放疗
安全有效的创新治疗手段是我国肝癌患者的迫切需要。目前,肝癌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局部消融治疗、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放射治疗、全身治疗等。
随着现代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和相关临床研究的深入,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国家卫健委今年年初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充分肯定了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并做了详细规定:
外放射治疗适应证:
①CNLCIa、部分Ib期肝癌患者,如无手术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疗适应证或不愿接受有创治疗,也可考虑采用肝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作为替代治疗手段,据报道其生存时间与手术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疗类似(证据等级2)。
②CNLC IIa、IIb、IIIa期肝癌患者,有证据表明TACE联合外放疗,可改善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较单用TACE、索拉非尼或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疗效好(证据等级2),可适当采用。
③CNLCIIIb期肝癌患者部分寡转移灶者,可行SBRT,延长生存时间;外放疗也可减轻淋巴结、肺、骨、脑或肾上腺转移所致疼痛、梗阻或出血等症状(证据等级3)。
④一部分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肿瘤放疗后缩小或降期,可转化为手术切除(证据等级2);外放疗也可用于等待肝癌肝移植术前的桥接治疗;肝癌手术切缘距肿瘤≤1cm的窄切缘术后可以辅助放疗,减少病灶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延长患者无疾病进展期(证据等级3)。⑤
外放射治疗禁忌证:肝癌患者如肝内病灶弥散分布,或CNLC IV期者,不建议行外放射治疗。⑤
螺旋断层放疗是一种依托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设备的癌症放射治疗方法,将精确放疗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肝癌治疗中,TOMO放疗既可以做立体定向放疗,也可以做常规分割放疗,在提高靶区勾画精确度、提高靶区照射剂量、减少呼吸运动对治疗计划的干扰、降低正常组织照射损伤、降低放射性肝病的发生概率及严重程度方面优势突出。
TOMO(托姆刀) 放疗照射模式
对于肝癌放疗,呼吸运动是导致肝脏肿瘤在放疗过程中运动和形变的主要原因。TOMO自带的MVCT为患者在每次治疗前做一次CT扫描提供机会,配合自带的剂量验证功能,尽可能消除呼吸运动、肿瘤生长等造成的微小误差,为每次治疗做到精准无误提供保障,极大地提升肝癌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复发转移风险。
遏制肝癌需要从源头防控,以阻断“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
刚过去的第10个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没有肝炎的未来。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2030年之前,实现乙肝新发感染病例减少95%,丙肝新发感染病例减少80%,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率降低65%。
三种肝炎病毒引发疾病的示意图
2020年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HBV的发现者,是对美国科学家哈维·阿尔特、查尔斯·赖斯及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科研工作的尊重和肯定。有理由相信,在持续经济投入、积极筛查与治疗的前提下,没有肝炎的未来不再是口号。
本文参考资料:
①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10/05/c_1126576874.htm?baike
② 2020-10-06 医学论坛网公众号《为什么2020年诺贝尔奖授予丙肝研究?》
③ 2020-10-06检验医学公众号《诺奖级的发现,人类与丙肝的百年战争》
④ 2015-11-0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公众号《丙肝,导致肝癌的又一“祸首”》
⑤ 王姗,吴庆旺,李小科,等.《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2019年版) 》解读[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 36(5): 996-999.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