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育儿:孩子的优秀含在你的口中(下)

2020-10-12   心理专家刘爱民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那么面对孩子的言行,家长该如何评价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呢?

      

       一是适度地对孩子多进行肯定的评价。一些家长对孩子有口头禅,比如:“你真笨”“你啥也干不好”。这样的口头禅很毁人!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希望、没有出息的人,让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慢慢变得自卑、不主动、缺少进取心,久而久之,就会真的像家长说的那样糟糕了。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常把:“你真棒,真了不起”“我们宝贝最聪明”等等比较空洞的夸赞挂在嘴边。这样会使孩子以为自己什么都好,过高估计自己,慢慢变得高傲自大,瞧不起人,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栽跟头,自我怀疑,自信心一落千丈而一蹶不振。因此,经常对孩子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不利于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适度多些肯定就好。

       二是避免当面反复强调孩子的不足。孩子确有不足,可以慎重地指出来,并进行有效引导。切忌当面反复强调,否则就会形成俗话说的“经不起念叨”—念叨什么就来什么。念叨孩子“胆小”,孩子真就变成胆小的人;念叨孩子“谁都敢打”,孩子真就成了打爹骂娘的逆子……对孩子偶尔表现的不足之处,尽可以“视而不见”,而去关注并赞扬他的优点。

       三是不要轻率地拿孩子跟别人作比较。不少家长,特别是妈妈,经常在唠叨数落孩子的时候,习惯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你看人家浩浩多懂事多聪明”“你怎么不跟姐姐似的那么勤快”,如此唠叨个没完,无疑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家长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可以对孩子说:浩浩能做好,相信你也能够做好。有的家长夸孩子时喜欢说:“小明可不如我们家东东”“你就是比哥哥有出息”。这样说只能培养孩子的虚荣心,使他目中无人,也是不可取的。

       四是要把行为的初衷跟后果联系起来评价孩子。家里面常有这样的事发生:孩子想帮妈妈洗碗,却失手把碗摔碎了。这时家长别着急,而应告诉孩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摔的,是想帮妈妈做事,下一次拿稳些…”从心理发展的规律上讲,孩子是逐渐学会由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的。家长就应该把孩子的内心愿望,跟行动后果联系起来评价孩子,促进孩子的成长。


#虚荣心,孩子,心理,教育#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