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癌,八成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2020
10/09

+
分享
评论
医路向前巍子
A-
A+

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项目日前发布中期结果,我国83%的结直肠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其中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专家呼吁重视早筛早诊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人数位列恶性肿瘤第三位。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发结直肠癌约38.8万例,因结直肠癌死亡的患者数约为18.7万人。


该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研究员乔友林指出,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的比例更高,且发生转移的患者较多,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很大挑战。


“调查发现,得病前,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85%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知识,97%的患者未做过肠镜筛查,其中86.5%的患者未做肠镜筛查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肠镜筛查。”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指出,我国结直肠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偏低,很多患者出现症状才去医院检查,是造成首次确诊即为中晚期的一大原因


“因此要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认知和早筛早诊意识,进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史安利说。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表示,病前预防和病中早诊对于防治结直肠癌十分有益。“发现息肉及时切除,防止癌变,保持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适当减少蛋白质摄入、增加纤维素摄入,多运动,保持合理体重等,都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一旦发现蛛丝马迹要及时治疗,结直肠癌早诊的治愈率很高,基本上八成以上的一、二期患者只需一次手术,后续不再需要什么治疗,但一旦到三、四期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沈琳说。


专家表示,结直肠癌患者获取疾病信息的渠道有限,通过网络难以获得权威且通俗易懂的疾病相关知识。因此,对公众及高危人群的疾病知识教育任重道远。


该项目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肿瘤医院等共同发起,计划在全国7大地区共19家调研中心纳入结直肠癌中晚期患者4410例,截至2020年7月31日已完成2299例患者调查,其中肿瘤专科医院1403例,综合医院896例来源:新华视点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肿瘤医院,恶性肿瘤,确诊,晚期,疾病,肠镜,筛查,癌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