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被误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餐具的卫生、个人卫生、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坚持使用公筷
中秋国庆长假已到尾声,在这次假期里各种各样的聚餐几乎没有少过,我有个高中同学,前两天他们大学聚会,但是他知道有几个同学是乙肝患者,当时吃饭有个同学就没用公筷给他夹了菜,他很害怕地问我要不要去做个检查,怕会被传染了。于是就有了这篇科普文章。
乙肝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背着接触就会传染的锅,让很多的乙肝患者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曾经因为一张健康证让乙肝患者在找工作时苦不堪言。
我记得去年还有一个朋友问到这个问题,说自己的小孩要找工作了,因为是乙肝携带者,体检要是不过关会不会影响找工作。其实现在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已经不再是硬性要求,只有需要打乙肝疫苗时才要做两对半的检测。
那什么是乙肝携带者呢?其实就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又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的情况下,肝功能又是正常的,就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有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根据自己免疫力的改善而转阴,当然即使没能转阴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肝脏受到严重损坏,因而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即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要定期检查,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更要注意保护肝脏,避免日常的生活习惯和过度劳累而伤到肝脏。
可是为什么乙肝会形成流行呢?甚至分布到了全世界,发病的年龄大多是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其实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是主要的传染源,特别是血清中HBsAg和HBV-DNA阳性的人传染性就更强了,所以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被传染。
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
1、血液传播。乙肝患者或者携带者的血液、体液都存在乙肝病毒,如果输入这些带病毒的血液就会导致被感染。
2、母婴传播。患有乙肝的孕妇会通过胎盘、母亲血液、羊水或者阴道的分泌物等途径都有可能会传染给胎儿。
3、性传播。通过密切的生活接触或性接触到乙肝患者的分泌物的都有可能被传染。
由此可见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以上3种,并不是同桌吃饭就会被传染。然而真正通过餐桌传染的疾病就是以下这些。
1、幽门螺旋杆菌(Hp)。幽门螺旋杆菌主要生存在胃和十二指肠,会引起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严重的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或癌变。目前在我国Hp的传播率是最高的,特别是儿童属于高危人群。
日常生活中Hp的传播途径包括聚餐、老人嚼饭喂小孩、和小孩对嘴亲吻、不注意口腔卫生等。为了避免病从口入,应该要注意聚餐时要用公筷、避免用自己的筷子互相夹菜、避免对嘴喂、不喝生水、不吃生的食物、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
2、伤寒、霍乱、痢疾。
3、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
聚餐时的谈天说地固然开心,但是也是危机四伏。病毒、细菌不会告诉你它正在虎视眈眈地等待进入你体内的机会。所以为了避免被误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餐具的卫生、个人卫生、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坚持使用公筷公勺分食。
本文由【罗医生健康说】原创,作者为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健康科普作家,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或者私信与我交流,非常感谢!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